永远的七班450字

永远的七班

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虽然不想承认,但他就是个事实啊,在所有人都期待着暑假的时候,我们却满怀悲伤,一步三回头地走出了校园。其实,每个人都是不舍得,表面上都笑着:嗨,终于毕业了,这个暑假没有作业,可以好好玩喽。笑颜的背后,是只有自己才懂的悲伤。

或许我们都是坚强的孩子,或许我们都是只笑不哭,但那面具下哭泣的容颜,你,熟悉吗?

毕业后,他们还要上一星期的课,楼下的小弟弟星期六看见我就感叹:哇,六年级的耶,他们都毕业了,好爽!我想告诉他,其实不爽啊,六年的同学情,就在今天中断了,断的彻底。最后,我还是没说,默默上了楼。他们又不懂。

这个暑假,其实不知道怎么去度过,很无聊哎。我突发奇想,去学校看看吧!

到了学校,第一次发现它竟然这么大,从前门走到后门,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一个人在校门前看着,终是感觉到,再也回不去了。这个学校,已经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了。我只是一个陌生人。

最后,在保安叔叔警惕的目光中,我落寞离去。

六年了,跟那群疯子一起同窗六年了,心理隐隐感到难过。多希望,一觉醒来,我还是那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姑娘,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见同学。如果有如果,再给我一天,让我去上学,让我再去会一会老同学,让我再疯一把,只要一天,就够了。

这篇文章,致毕业的我们,致永远的七班!

六年级

永远的丰碑

10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永远的丰碑

——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刘胡兰是多么伟大啊,小小年纪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3岁啊,正是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候啊,她却在军营里到处忙活,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我们现在正直13岁,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的是清闲、舒适的日子,我们怎么能跟刘胡兰比呢?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从此,她开始逐步了解“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道理,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

有一回,八路军把敌人的一个团给包围了,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想到前线去帮忙,队里的首长奉劝她们说:“前线正在打仗,很危险,还是不要去的好。”刘胡兰她们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她们毅然要求到前线上去支援:“那些战士们为了国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不怕,我们也不怕!”首长说服不了她,只得让她们去帮忙。在战场上,她们不仅救死扶伤,还帮战士们运送炸弹,表现的一点也不比那些战士们逊色,一直忙到天黑才撤军回营。那时,她才13岁。

后来,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就发动群众与日本主义者斗争,她经过重重的困难,在1946年6月时终于正式被中央批准为中国共产党的候补人员。那时,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那天,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面对敌人的威胁,她临威不惧的对敌人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看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样子,把刘胡兰和逮捕的6位革命人士当场铡死。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永远的占据着她的心,所以她才能从容的躺在侧刀的下面,她那永垂不朽、坚贞不屈的精神依然在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着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毛泽东述说了这件令人悲愤的事。悲就悲在刘胡兰这么小的年纪就英勇的牺牲了,愤就愤在国民党反动派连这么小的小孩都要残杀,实在是可恶!毛主席听完后,悲伤的问:“她是共产党员吗?”“是啊,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共产党员啊!”任弼时动情的说。毛主席触景生情,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是啊,刘胡兰在她青春年少的时候,把她的一切都贡献给了革命,贡献给了人民,贡献给了正义!我们为中国有个这样的英雄豪杰而感到高兴,她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人们记忆的深处,她的品格将永远撒拨在那些正义人士的身上,她短暂而又悲哀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首流传至今的伟大颂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