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那抹身影600字

别了那抹身影

600字 六年级

雪,飘然而下,一不经意间,就由那些细小的白色粒子变成了足有两厘米长的小“鹅毛”,似乎马上就要冻住。

放学了,我戴上口罩,护耳朵,背起书包。走出教室,眼前景象使我驻足,趴在窗台上,外面纷纷扬扬,内心却毫无波澜。转身,不经意间一瞥,她在远处缓缓走来——是数学老师,我们相视一笑,打了招呼,她走近,摸摸我的下巴,笑着说:“裹得真严实啊!”我也笑笑,她便转身下楼梯走了。雪还是下着,回家的路上,想起刚才转身离去,渐行渐远的那个身影,心头不禁微微酸楚。

一个学期,转瞬即逝。

回想起过往的每一节数学课,如今是那么的宝贵。是谁在小自习,大课间一次次地跑来叮嘱我们改错,给我们出题怕我们忘记以前的知识?是谁一步步教我们解题过程的写法,是谁一道道题地看着我们讲解,直到弄明白为止?是谁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硬要把这本书讲完才肯离开?是谁在考试前反复地强调计算,又是谁嘴上说着“不想管”,却在课堂上不停地提醒着我们?不同的思路、方法她愿意与我们探讨,规范的解题过程她为我们写两大黑板。不会的她为我们复习一遍,会的,她给我们讲很多方法。

总而言之,她对我们真的很好。或许,她回到学校后不会再带我们,但是她给我们留下了祝福与期待!

我们之间的感情,或许平凡而普通,或许平凡得连我们都会遗忘,因为她陪伴着我们,短暂却深刻。然而,当我们失去时,才开始发现它,珍惜它。

虽然她只带了我们一个学期,但她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藏的东西,我将小心地把这份情感埋在心底!

雪一直下着,她越走越远,越来越模糊。别了那抹身影……

我最喜欢的一幅画

500字 六年级

我最喜欢的一幅画,莫过于希施金的《松树林之晨》了。《松树林之晨》是由俄国画家希施金于1889年创作的,目前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

我最初见到《松树林之晨》,其实是在网上。记得那段时间,我特别喜欢欣赏画作,每天都要上网欣赏一些世界名画。有些画,我粗略看一下就翻过去了,而这幅画,却让我盯着它看了好久,好久。

四只黑熊,大片的松树林以及从松树林的缝隙间洒出的晨光,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面。我喜欢这幅画,因为它能给人满满的治愈感。画中的两只小黑熊正攀爬着一颗倒下的松树,不知是在学习生存技能,还是在嬉闹。一只母熊聚精会神地看着它们的一举一动,似乎在提醒它们注意安全。松树栩栩如生,甚至连树上的纹路都一清二楚。晨光洒落在松树上,零星点点的,为枝干涂上一层金辉,林间顿时荡漾着清新的气息。晨光泄在黑熊的身上,轻轻柔柔的,让小熊显得憨态可掬,别提多萌了!

《松树林之晨》美,是毋庸质疑的。松树林被画家安排得错落有致,加上林间弥漫的晨雾,画面的空间透视感极强。朗朗的晨光中,黑熊一家的嬉闹声在松树林间回荡,松树林显得更加安详静谧。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和谐与美好。

我看着看着,仿佛置身于森林世界,慢慢走近这温馨的黑熊一家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