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 四年级 写人

大家好,我叫杨佳欣,是一个乖巧好学的女孩说。起我的名字,大概是妈妈希望我长大以后能成为最佳的人,漂亮的人吧!

你知道我在哪个学校吗?你知道我几岁了吗?你知道我上几年级吗?下面就由我来为你们大家讲解一下我自己吧!

我在弘基小学的五年级(3)班。我今年不高也不矮,我今年才10岁呢!

我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对“s”形的耳朵和一个小小的鼻子。我爱好广泛,在课余时间常常练习书法、美术、英语和科学,还在各种比赛中得到过理想的成绩。我对科学最感兴趣了,因为科学让我更加了解了大自然的许多奥秘,也更加领略了大自然的趣味风采。我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爱长时间运动。有一次在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绕着田径场跑五圈,累得我额头直冒汗呢。

我有优点,也有缺点。先来说我的缺点。我的缺点是超级粗心,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竟然把9写成了6,把3x4=12写成了3x4=21。但我也非常的胆小。我害怕与别人交流,我怕自己万一说错了什么,惹到别人我的心里也不舒服。

我的优点就是,乐于助人。噢!对了我画画和音乐很好的!对了我又忘记了,这个好像已经讲过了!乐于助人么?有一次我的我的同学蒋航忘带语文本子了!我把我自己的本子借给了他,结果我忘记了自己只有一本,就被老师大骂了一顿。成绩呢,还不错,每次都在八十分以上。

我就是我,一个乐于助人,充满斗志的人,一个美丽可爱的阳光女孩。你愿意与我结交成朋友吗?

只需五招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写人

近年来中考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然而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考生把“文体自选”理解成了“文体自创”:记事不知事件经过,难懂来龙去脉;写人让人难见其人,更别说凸现人物形象。其实,生活中那么多活生生的人,神态各异,各具千秋,只要我们细细观察,艺术再现,作文就可以写得极具个性神韵。下面笔者就给给大家传授五招,帮助大家搞掂中考记叙文。

第一招

以形传神写肖象

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画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有的同学平时不太留心观察人物,提起笔来,就全是些陈词滥腔儿,写美人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叶儿眉;写坏人则离不开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其实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活、写真,最重要的是写出他的个性来。比如鲁迅《故乡》:“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文中作者对杨二嫂从头到脚进行了描写,却又不平均用力,突出其最富特征的部分,使这个被人世的污水弄脏、可鄙又可怜的女市民形象浮雕般地浮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做到了“神似”,还为情节增添了不少新颖和情趣。

第二招

立片言尽显精神

古人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言,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高明技法的赞誉,同时也正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比如孙犁《荷花淀》:“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先是用陈述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生出一疑问,表面是说家庭的重担将一个挑,实则骤别的依恋油然而生。语言质朴鲜活,人物栩栩如生。

第三招

洞幽烛微绘心理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悲喜各异: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睛、耳、鼻、舌、身、意“六欲”。这种种心理反应,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于是,开发人类的精神世界,探索人物的心灵奥秘,成为写作的基本要求。比如鲁迅先生用心理描写刻画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一典型的性格特征:他分明生了丢人的癞疮疤,却偏偏心里说人家“还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顿,却偏偏自我解痛,“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儿子打老子……”这些传神的心理刻画,把阿Q的麻木无知和精神胜利法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鲜明生动,可见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

第四招

小小细节传神韵

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简洁地说,就是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的描写。细节细小,却往往通过文学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读过《儒林外史》的人,可能对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闭目归天的细节记忆犹新吧。他看见屋里的灯盏里燃着两根灯草,心疼费油,放不下心,闭不上眼。只到他小老婆走过去挑掉了一根灯草时,悭吝鬼才“点一点头,把头垂下,顿时就没了气。”这个艺术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说得力于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要使笔下的“他”有别于任何一个另外的“他”,请突出“他”独有的个性化细节吧。

第五招

正面侧面两烘托

写人记事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比如刘鹗《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的精彩描写,先看正面:“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文中极力刻画王小玉唱书的高超技艺时,又不忘从侧面渲染烘托:“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一个绝世的说书艺术家,巍然而立。由此可见,正面描摹和侧面烘托有机结合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事件则场面灵活,写人物则栩栩如生。

概言之,如果能让读者对你笔下的人物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经其事的感觉,那么一篇精彩的记叙文就诞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写人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