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回忆1200字

我们的回忆

1200字 初三 书信

夕阳的余辉斜斜地投落在我的身上,站在宿舍门前,听着篮球场上铿锵有力的落地声,我的思绪蔓延开来……

喜欢张爱玲的那句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了。”

是啊,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在2005年秋天的一个下午。那天的阳光从未有过的柔和,透过窗外高大的木棉树和屋内浅色的玻璃窗,温柔地倾泻在宿舍的地面上,落下影影绰绰的斑驳。没有刻意,也没有欢呼,只是给彼此一个淡淡的腼腆的微笑,但是,我们看到彼此清澈温暖的目光,都明白各自内心的欣喜和好奇。真诚和默契在相视一笑的那一瞬间便在宿舍里悄悄地流淌蔓延……于是,我们十二个懵懂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转眼间三年就要过去了。

逝者如斯夫!

家,永远都洋溢着一种温馨,至少我们的家是这样的,无可否认。

在我们的家庭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如同一个彩色的大转盘,点缀着色彩,如红色般热情;如绿色般清新;如紫色般典雅;如黄色般活泼;如蓝色般宁静;如粉色般可爱……即使如此,但当转盘高速旋转时,我们融为一体,如白色般纯洁。

学校的风霜雨雪,学习的阴晴圆缺,以及学风的兴衰荣枯,每天都在我们的家中更新。偶尔,烦了,厌了,回到家,毫无保留的敞开心扉,倾吐苦恼。这个家会寄托、包容你的一切。偶尔,累了,病了,回到家,舍友的一句轻声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一杯平淡无味的开水,都让你尝到家的温馨和浓浓的暖意……

还记得初二时,我的胃不好,经常是晚上辗转难眠。有一次,是疼得无法躺下,蜷着身子靠在墙上,听着彼此起伏的呼吸声,刹那间感到温暖。下铺的舍友似乎感觉到我没睡,就探着头,压低声音说:“怎么了?胃痛。我拿药给你。”“对不起,害你睡不了觉。”“没关系,好点没?”

还记得初一时,那时学习没那么紧张,我们经常坐在一起拉家常,好不惬意。我们也知道了我们不为知的“秘密”。比如,上铺的同学睡相不怎样,晚上老是踢掉被子,下铺的同学每晚都辛勤地捡被子,帮上铺盖好。我们经常都是哄堂一笑,顺便调侃一下当事人。

还记得……,还记得很多很多。思绪被慢慢地拉长,折射出一个个温馨场景。追溯得越来越远了,可那些我们的记忆却似乎离我们很近,甚至好像能一伸手就触摸到。呵,那些抹不掉的记忆啊!在这个溢满浓浓温情的家里,盛载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欢喜与感动。

宿舍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舞台,与喜,与忧,与笑,与乐,全在这里一一上演,我们既是这出戏出色的演员又是忠实的观众。我在想,当我们毕业之际,挥手告别母校时,是否会再回眸宿舍,对这个生活了三年之久的家怀有深深的惜别之情?是否在未来的岁月里还对这个家魂牵梦萦?是否还会在想起我们之间不可磨灭的友谊之时,涌起一阵阵暖意?

初三了,离别的气息渐渐地浓重起来,不由的心痛。我们都试图想忘记这个让人悲伤的负重,努力地把笑意传染,可谁都明白,谁也无法阻止时间的脚步。

不舍,还是不舍!

牵挂,还是牵挂!

“相聚是缘,离别是情。”所有的言语在心底融化,所有的故事在记忆中沉淀。在我们的青春岁月里,永远不会褪色。

时间缓缓地流淌,我像随波逐浪的水滴,跟着整个世界缓缓地流,不住地回望曾经那些属于我们的记忆……

学习经验交流

800字 五年级 叙事

你们好!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半年的学习生活就快结束了,自从我转入这所新的学校——**学校后,我觉得学习比以前紧张了许多,因为我是从乡下的一所小学转来的,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新的环境。现在,我已基本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其实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介绍给大家,让我们共勉。

一是课前的预习。

课前预习对于学习新的知识十分重要,如果你上课前对要学的内容进行预习,就会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预习时,我经常根据老师的要求,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知识。还采用边阅读边思考的方法,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标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以便能在课上紧跟老师的思路,跟上老师的步伐,才不会出现偏差。

二是课上的听讲。听课时,一方面要专心致志地听讲,理解老师讲的内容,

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就能得到最大的收获。另一方面还要独立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做课堂的主人。听课时还要随时记好笔记。把老师讲课的要点和补充的内容与方法写下,

梳理所学内容,以备复习时使用。

三是课后的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做作业前要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像放电影一样在头脑中“放映”一遍,这样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要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要认真对待每一道作业题,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巩固知识。这样一天反反复复地记忆,当天所学知识就能记忆于心,同时也感到充实和有意义。

四是劳逸的结合。学习需要劳逸结合,下课时放松一下自己,看看外面的风景缓解一下自己的眼睛和大脑的疲劳,以便上课时更有精神,更能集中注意力。星期天也要休息休息,看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丰富知识,还可以出去爬爬山,看看风景,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另外,加强体质的锻炼也是非常有益的,一个人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