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450字

窗外

450字 初三

在我家,我唯一喜欢长久待着的,就是书房里的飘窗。

书房的位置,朝南,不论何时都有阳光洒进来,并不算很刺眼,因为窗外有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

树上的枝叶为我们遮挡了些什么,比如,刺眼的阳光、楼下的吵闹声、汽车的鸣响……哦,还有在我大声叫嚷时,那些不满和探究的目光。

我闲着无聊坐在飘窗上写写小说时,没有灵感就扭头看向窗外,注视着注视着一片片翠绿以及温和的阳光。抑或,我看书时,对文字倏然产生一股厌恶感,想要丢弃手中的书,转头看着窗外那棵树,绿得让人心喜,绿得叫人舒适,不知不觉中,能安慰我陡然变得烦躁的心情。

夜晚时我最喜欢坐在飘窗上,与妈妈一起,她拿点小酒、可乐还有花生米,我们坐在窗台上赏月——飘窗很大,足以容纳下我们俩和一堆小吃。

捻起一粒花生米,配着可乐,看着如一层薄雾笼罩着的泼墨般的夜空,几颗细碎的星星和一轮弯月悬挂着,实在美极了!

中秋节若就我们娘儿俩过,妈妈便会拿着月饼,配着她珍藏的红酒,看着飘窗外的美景,在那儿“发酒疯”——吟诗,翻来覆去的念“高……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嗝……暮如雪。”

飘窗很好,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窗外的美景,不论季节,不论早晚。

为生活加点糖

800字 初三

奶奶又寄书来,是汪老先生的《人间草木》,还有十斤的龙眼、两斤龙眼干。

小学时,每逢假期我都会随父母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奶奶热烈欢迎我的同时,总会给我一些礼物,大多是文具类。奶奶似乎总能知道我需要什么:我垫板丢了,奶奶便会裁一张卡纸,四角修得溜圆,还在上面写一两句我尚不能理解的诗句;我笔不够用了,奶奶就送我几支铅笔或自动笔。像我这样“喜新厌旧”的孩子,每每收到奶奶赠予的礼物,心中都会感到甜蜜而充实。

升入初中,学业繁忙,回老家的次数也少了。从初一开始,奶奶开始寄书给我。记得我收到的第一本书是贾平凹的《自在独行》,奶奶在书的第二页写了一句“唯有书籍,才能让毛躁的你静下心来”。我大笑着拿去给妈妈看,嘴里还念叨着:“奶奶懂我呀!”妈妈也笑着说:“奶奶的意思是让你淡定,可你又激动了。”

初二年暑假,好不容易摆脱了培训课的重负,可又得为初三学习、中考的压力担心,扛着心灵的枷锁,我独自回到那个能让我心安的地方。

爷爷奶奶依旧热烈欢迎我。放好行李,我原设想汇报最近的学习情况,可奶奶只字不提。她带我到院子的一角,让我看怒放的茶花树和桂花树。

茶花是赤红的,似一团团火,枝条上还留着爷爷曾经修剪的痕迹,如此娇艳的花朵,大约足以升华母树被剪枝时的痛楚吧。

桂树开出米黄色的小花,一簇一簇的排列在枝头。虽不似茶花那般艳丽,但馥郁的香气轻轻地笼罩着我,带着甜味儿。这甜蜜清芬的感觉很熟悉,一下子就勾起我从前的回忆,好像儿时收到奶奶送的礼物一样开心,自然也拂去了我心里那无形的压迫感。——学业压力此时此刻荡然无存,已消弥于馥郁的花香中。

离开时奶奶又塞给我一本书,是韩少功的《山南水北》,奶奶希望我回城里也能开拓眼界,了解乡村趣事,增添平淡生活中的精彩。

《人间草木》第二页写着“从汪曾祺先生干净通透的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读着汪老幽远散淡的文字,吮吸着爷爷自己栽种的龙眼,醇厚的香甜慢慢沁入我的心底,精神的满足感被一点点放大。又是甜美的一天!

这是爷爷奶奶给予我最清甜最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4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