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1000字

概括

1000字 初二 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这本名着是凡尔纳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见所闻!

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他(阿龙纳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这潜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径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和水中奇异景象。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是,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主人翁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这只独角鲸大怪物——潜水船(鹦鹉螺号),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好像这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寻自由,又对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这孤独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龙纳斯并与他共同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在托里斯海峡:“鹦鹉螺号”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触到海峡的礁石而被迫停下来。然而这对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能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了两天,这对一个原来生活在陆地上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留在海上2?~3个月的人来说是上天何等的优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刚想享受战利品时却遇到了土人围攻。最终以尼摩船长沉着冷静去对付土人围攻而告一段落。

而在“一颗价值千万法郎的珍珠”这一章,叙述尼摩船长,啊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在收集珍珠时发现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鲨的袭击,幸亏尼摩船长以无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兰对鲨鱼身体结构的熟识,用鱼叉刺中鲨鱼的心脏而完结生命为告终。在细节可以看出尼摩船长他,作为逃到海底的人类种族代表之一,而对人类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不管他平时嘴上怎么说,但这个奇怪的人善良之心至今还未完全泯灭。

这本书还写到了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这些故事情节都是非常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作者还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我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刻画交替出现。读书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这的确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初二:谭湘

榆钱满地

700字 初一 记叙文

落红不是无情物,榆钱万里寻相思。落叶微雨,榆钱树下,那淡淡的惆怅,点点忧伤。

——题记

我问邦还记得我寄给他的榆钱吗?他在电话中说,已经干掉了,没了颜色,可是他一直留着,因为,上面有光阴的痕迹。

起初我是不喜欢榆钱的。

榆钱是淡绿色的小叶子,叶子中间凹处一小块,像一个小锁。正因为它的绿,所以,我初见榆钱,便觉得不是我的花儿,只因它没有灵性。

后来常常去上课,发现小院里有几棵榆钱儿树,高大健硕,足有四五年了吧!三四月间,一树一树的长叶,淡绿色的叶子开遍天空。小小的榆钱,一嘟噜,一嘟噜的在枝头摇曳。

那是故乡的补课班,因院子里有几棵榆钱儿,显得鬼魅而又虚幻,我是常常去那上课的。有时调皮,课前,其余几个人藏起来,只留一个人在外面,等老师一进院,便没大没小的叫道:“小洪洪来了!张洪伟来了!”说罢,看她到处寻找我们上课,我们就十分开心,一起坐在榆树后面,看着一阵微风拂过,吹起了一片片的榆树叶,留下了欢快的笑声。无限的快乐,淘气的快乐。

那时我和邦是密友,他总是和我一起去小院上课,有时去的早,就捡几个榆树钱儿夹到书中或是放在嘴中细细品味,邦说,这树上的叶子要是永不衰败该多好啊!这句话多傻,我笑他总是说傻话,他又说,‘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有)又想起,他总是趁课间,偷偷采几片榆钱,上课时偷偷塞进嘴中。常常,我用诧异的眼神望着他,他总是摆个鬼脸,罢事。

后来他学走了,我一个人在去上课时总会想起他。

我把榆钱夹在信里寄给他,我问他,你那里有榆钱吗?问他时,他哭了,因为我发现,信纸是被打湿过的。

每天上学到要经过那小院,我总是不经意间回头望那些榆钱。榆钱花如一串串绒绒绿肠,鲜嫩诱人,在枝头轻轻摆动着,像似在等待我去采摘它们。春去春回,看了两年。

两年后。补课班不在了,拆掉,盖了商城,里面无限热闹,但我没有进去,也不想进去,因为,小城的榆钱,已散落在记忆的河畔,榆钱穿过两岸光阴,只是无限的凄凉感觉,美好时光就那样一挥而去。

人间四月,我却惶惶然,好像失去了什么,无限的惆怅。

初一:刘秋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读后感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