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画像400字

我的自画像

4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姓名:安羽泪

性别:和奶奶、妈妈一样。

性格:胆小如鼠

文化:六年级文化,将毕业。

我希望能和更多的朋友做朋友,也希望大家能认同我!

我的性格胆小如鼠,就因为这样,我才搞出许多笑话——

有一次,我正在房间做作业,眼角一斜,你猜我看见了什么?小强——蟑螂,对,就是小强,我吓得“啊”的一声,这不喊不要紧,。一喊,邻居们就感悟:原来所谓的“响彻云霄”是这样的啊,原来如此。我手忙脚乱的连滚带爬的走出房间,到厅里叫老爸来打小强。老爸拿起扫帚就往我房间跑,把小强扫来扫去的,我估计啊,小强不死也给扫晕了。老爸刚想摆个胜利的造型,可那小强竟然还没死?我不得不赞颂小强的生命力强大。小强胡乱的向我跑来,我吓的哭爹喊娘,快速骑在老爸的头上,老爸一见小强来了,顿时,也慌了,东奔西跑,而我在老爸头上体会到了“晕头向”这个成语,同时也赞颂:这个小强的精力咋怎么多呀!哎呀!我的妈呀,“小强来了,快跑”“啪!”这一声惊动了正在上窜下跑的老爸,我和老爸一看,原来是老妈用鞋拍死了小强。老妈指着我和老爸的脑门,无奈地耸耸肩。唉!这场闹剧才得以落幕。

故事就讲到这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我的话,就请拨打热线电话

哈哈~~

情与理的抉择

800字 高三 散文

常常听到长辈们说:“中国是个人情大国,走到哪儿都得或多或少地讲点人情。”

诚然,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人治”时代,重人情轻道理的观念根深蒂固。也许正因为这样,重人情千百年来逐步形成了一种人的文化、社会的文化,甚至是国家、民族的文化。帝君主身边有宠臣,父母膝下有宠儿爱女,感情的亲疏,确实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俗话说“虎毒不吃儿”,身边至亲近的人,当然也是至可信赖的人,这确是无可厚非。记得在看一部电影时听到这样一句对白:“中国人和洋鬼子有什么不同?就是中国人有人情味!”这句话我记忆犹新,我常常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有机会体验人情味这种炎黄子孙所独有的文化而自豪。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所学的知识的增多,我对“人情重于道理”、“不讲人情”处处路难行”这些看似实在的论断产生了怀疑。社会上充满了情与理的抉择,我们应该怎样去作出判断?是讲人情,还是重道理?我深切感受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感情亲疏不应继续成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信奉道理在我这个涉世未深的青年人眼中是应当高于一切的。

最近湖南省掀起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活动,有记者便专门采访了他的家人。其中,他儿子的一番话令我深有感触。他说:“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想过要凭借父亲的职位去帮助自己干什么,走进社会后也没想过靠关系,因为我知道一到了父亲这一关,我肯定是过不了的。”感情亲密,并没影响郑培民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旧踏实勤恳、无私奉献。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

尽管中国有悠久的“人情大国”的历史,但我坚信,感情亲疏将不会成为我们新一代接班人正确认知事物的障碍情与理,并不难作出抉择。虽然把“重人情轻道理”变为“道理高于人情”这条路十分漫长,也将会十分难行。但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翁的我们,拥有决心,拥有魄力,必定会将这条真理之路走阔、走好[简评]本文属议论文写法的一等卷。开篇分析了中国是一“人情大国”的历史,然后提出人情不应成为正确认识事物的障碍,举了向郑培民同志学习的例子,分析紧扣话题,最后提出自己的呼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4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