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出生命的乐章读《贝多芬传》有感600字

谱出生命的乐章读《贝多芬传》有感

600字 六年级 叙事

在原来我不是很欣赏贝多芬的,原因很简单:音乐家嘛,历史上一抓一大把没什么特别的。现在我才知道,我的结论下得太快了。他是真的独特,却又被人遗忘。他这一生就录入了这本薄薄的《贝多芬传》中,罗曼·罗兰让我终于知道了这个悲剧人物的辛酸与无奈。

他,不愿向命运低头,晚年患重病,给了他致命的打击。身为一个音乐家,却害了耳聋病,是否就说明你这一生就得离开这个行业了?不!贝多芬创造了奇迹!耳聋后,竟谱出了更多美妙的乐曲!

他,被沙土掩埋,却不改珍珠的光辉。一生起起伏伏,时而锦衣玉食,时而被锁监狱,时而是光彩照人的音乐家,时而又是病怏怏的病人,无数挫折,却未停止他手中的笔,停止他心中的梦!

他,孤独自闭,命运悲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充满着毁灭与更新的涤荡的年代,战火不息,而就是在那样既不稳定的环境中,他仍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这一撼动人心的作品!可连丘比特也不曾眷顾他,他心爱的人相继死去,相继离开,又给他原本脆弱的身体增添了巨大的打击。

在尘埃落定的今天,有谁还记得那首曾经给人们启发的《神之羔羊》?有谁还记得他身患重病在阁楼上默默吟唱?又有谁知道他曾也有过温柔和爱抚?我们对他了解的太少,真的太少,哪一位值得我们赞颂的大师。

我读完《贝多芬传》,已悄悄喜欢上那个才华横溢的悲惨乐师,他是那么的正直、真诚,惋惜之情也油然而生。这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你听懂这支歌,就一定能听见贝多芬哭泣的人生。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五一路小学六年级:张文琼

踏上小路的记忆

800字 初一 叙事

踏上小路的记忆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

——题记

在这冬与春的交界,有时候感觉还是隆冬,却已悄然孕育春天,因为“春上花枝”确实是一种“不知”,它仿佛是没有预告的电影,默默地上映,镜头一瞥,就是阳光灿烂,花团锦簇了。

也就是在这“不知”中,感受到了一种岁月的代价。清明不知不觉地与时间撞个满怀,使人感到突然。和家人一起踏上去扫墓的小路,这条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往山头,曾留下过我的足迹,珍藏着许多已沉淀的珍贵记忆,路的两边都是熟悉的景物,只是觉得这些景物何时有了一些变化——不一样的白云,不一样的心情。回忆起很早以前的清明,我们依旧踏上的这条小路,去祭祖,缅怀先人,潜藏看清明的色彩。它,应该是灰白的。

顺着无尽蜿蜒的小路,我看到了一座坟墓,安静地立着,这是我的外公的坟,我们无法再看到他,但在这里感受到他的气息,仿佛他就在我的眼前,回想起外公生前的事,那是我在小时候的记忆,模模糊糊有点不大明确,只记得外公以前很慈祥,对我也很好,他也爱每一个家人……而现在,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因为时间改变了世上任何一样东西,包括小路边的风景……

看着父母渐渐老去的身影,刺眼的白发,我不禁深思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以后又会怎样做?而这些都是不能回答上的,这些事物已沉没在时空的长河中,消失了。生命的成长虽然有阶段性,每天却都是相连的,去日、今日与来日,是在喝茶、吃饭、睡觉之间流逝的,在流逝的时候并不特别警觉,但是每一个五年、十年就仿佛是河流特别湍急,不免有所醒觉。看着身边的人,小路边的风景,如同无声黑白默片,一格一格地显影,定影,终至灰白、消失。无常之感在这时候就格外惊心,缘起缘灭在沉默中,有如响雷。

扫墓完毕,准备归去。和每一样事物说再见,仿佛怕它们终究会流逝,走的时候不忘回头看看,小路仿佛还在延伸,不知去向,时空与我们的记忆如同这条小路,它一直都在珍藏心中的记忆。

“死生昼夜,水流花谢。珍惜当下的每一该,无止境地回忆,才会得到澄清。不可知的未来,才会成为美丽。”

初一:冯梦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