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狼性900字

论狼性

900字 初二 散文

狼,左边一个“犬”,右边一个“良”顾名思义,狼乃良犬也!其实狼身上还有许多的优点,值得我们人类一学的地方,譬如狼的忠诚,狼的智慧,狼的团结。太多太多了!

不错的,从我们所收集的谚语成语之中,几乎没有说狼的好话的语句,骂人也是句句不离狼,什么“狼子野心、狼狈不堪、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为奸。狼掉的了牙掉不了性,狼行千里,改不了吃人。披着羊皮的狼等等。”但是狼身上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啊!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去面对,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之时,定然就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喜欢当一名“孤独求败”,但是你也绝对不会发现有哪一只狼在同伴受伤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夹着尾巴苟且偷生。就语文书上的例子来讲:母狼以自己的死换回自己孩子的生,这么伟大的母爱难道人类没有一点儿为之动容的吗?母狼在保护幼崽的过程之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不也是令人自叹不如的吗?连经验老道的老猎人,都被骗得稀里糊涂,这难道就不是狼的智慧吗?

狼不仅聪明,而且它的忠诚也着实令人感动。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极其偏远的山区里,有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儿子住在一个小木屋子里,他们还收养了两只嗷嗷待哺的小狼崽。这两匹狼和他们生活在了一起,从此一家六口人生活的有滋有味。一天,夫妇两人外出去伐木,这是一个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翻了家里的一盏小煤油灯,不久之后,熊熊的大火开始吞噬这这间小木屋,一条条张牙舞爪的火舌笼罩住了这间摇摇欲碎地吱吱作响的小木屋,两个小男孩被困在了火之中,两匹狼立即向烈火熊熊的木屋冲了过去,挣扎地把两个孩子拖到了屋外的安全地带,而那两只狼漂亮的棕灰色的毛发却再也长不出来了。因为火把两只狼的皮肤烧烂了!

狼和人的感情真可以是说到了一个海枯石烂的地步。许多的文学大家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狼族的性格,如:沈石溪的《狼族三部曲》(《狼妻》,《狼王梦》,《说狼》)蒙古作家郝拉斯夫的《鬼狗》(一头草原上的反狼祖狗)。最新的流行性小说《狼图腾》火了中国的半边天。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入选了人教版和江苏版的语文教科书初一年级上册。

狼的智慧,狼的团结,狼的忠诚,都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或许狼有许多的缺点,但是人的缺点尚一个又一个的还在,何况狼乎?我真心地希望大家可以去用一双正确明亮的眼睛来看待狼的性格。

论电影《小时代》——导演的自我陶醉

900字 初二 记叙文

论电影《小时代》—导演的自我陶醉

在说这部电影之前,我先说下小四(郭敬明)的文学作品。

出于同学的推荐,我用着无比纠结的心情看完了小四的《悲伤逆流成河》,这是我看小四书的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从此见到小四的作品就躲。

《悲》整部讲述了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看到这名字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不出意料,结局基本上没留几个活口。我根本不知道他除了表达“悲”“惨”之外还想表现什么,感觉他只是单纯地在叙述一个故事,至于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我不明所以。

说白了就是三观不正,空中楼阁一样的奢华。小四不像是在写一部书,写一部作品,而是通过《悲》来自我陶醉。

《小时代》上映后,在校内的女生群里及网络上获得了不少好评。至于我为什么去看,当然是因为我瞎了眼没看到导演那一栏是小四。

从某些角度上看,电影还是挺好看的,美丽的场景和时尚的服装,能给观看的学生和年轻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至于剥开这层华丽的外衣之后,还剩下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影片中的慢镜头,大多都是对男性扭曲笑容的特写以及对男性身体的展示,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直男观众们的心情。

《小时代》的故事围绕着四个好姐妹展开,除了人物的设定是大学生之外,其余的,就跟大学就没有半点关系了。影片中想诠释女人之间也是可以有坚贞不催的感情,只可惜把场景设置在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实在有点不合适。

男主也是影片的重要要素之一,《小时代》中的男主成功让我患上了脸盲症,以至于我分不清脱衣狂魔到底是哪个。

《小时代》的剧情简直是无病呻吟,一些插入的旁白,看似很哲理,实际上都是些用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废话,主要目的是让人产生“不明觉厉”的错觉。就好似有事没事说几句古诗看起来会显得特别有文化吗?答案当然是不。

影片中的杨幂诠释了“越笨的女人越讨人爱”,摔了一跤被录取,打碎了东西都能拿到钻戒。而且把总裁送的戒指放在包里,怎么看都是想故意让男友发现再分手的节奏。

片中的爱情更是脆弱的像一碰就碎的玻璃球,可以称得上矫情的女主们,只能靠流眼泪来赚取观众的眼球,这样的做法,不但令人难以动容,反而使电影中的插曲脱颖而出,甚至比原剧情还要感人。

《小时代》是一部没有意义、没有灵魂的电影。影片中过分奢华的场景,根本就是导演在展示、在炫耀自己的品味和独特的价值观。

《小时代》作为一本书和一部电影都是梦幻又浪漫的,因此没有代入感,也没有共鸣,既不现实又很浮夸、空洞无味。《小时代》也许只有导演小四自己能够理解其中的内涵和价值。

小四根本没有能力也不想描绘真正的生活,他的书和电影都像是一种自我陶醉般的展示,而他陶醉的姿态吸引了某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因此这部电影的票房还不算太差。

小四电影中压抑的社会氛围,逼仄的世界,以及那些乱七八糟的伪文艺句子,让我深深怀疑小四的中二病是否还没好。

电影,是让所有人看的东西。如果整部电影都是导演在个人世界中的自我陶醉,所谓的电影到底有什么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