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800字

“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一个立志入朝为官,报效祖国的年轻人站在高山上,俯瞰大地,颇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势。他心潮澎湃,双手高举,正准备吟诗一首,一抒豪情时,忽然听见一阵怡然自得的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年轻人转过头,但见一袭白衣不染尘,清瘦的老者悠闲地站在他面前。年轻人心中狂喜,这不正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隐世高人——陶渊明吗?年起任压下心中对陶渊明的敬佩与见到陶渊明的喜悦,用尽量平静的声音问道:“您是陶渊明?”陶渊明微微点头。年轻人对陶渊明早有仰慕之情,却对他隐居山林的做法感到十分不解,于是开口问道:“您如此博学多才,为何不入仕途,为朝廷效力?”

陶渊明负手而立,淡淡回应:“既然不能有我心中的世外桃源,我又何必入浊世,一争长短呢?”

年轻人依旧不放弃,振振有词地说道:“好男儿应志在四方,兼济天下。若觉得世道黑暗,那就更应该披荆斩棘,把一切的不合理,一切的不公正,一切丑恶统统埋葬掉,世界自然会迎来大同,开创世外桃源。”

陶渊明不为所动,只是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丝毫没有因为年轻人的顶撞而生气,继续不急不缓的说:“我本无心涉足俗世,只求独善其身,安享岁月。而你的‘社会理想论’有些不切实际,社会发展的问题,应该徐图改良,若是毁灭旧的一切,则代价太大。”

“可是……”

年轻人还想争辩,一位白发老者出现在他们面前。年轻人忙叫白发老者来评理。白发老者听了年轻人的讲述,缓缓说道:“是当以霹雳手段,弃旧而图新也。”

年轻人一拍巴掌:“此言正合我意。只有驱除腐朽,尽扫黑暗,才能迎来真正的光明,建立起普遍的幸福。”

陶渊明笑而不语,只是意味深长地锄着杂草。

老者沉吟一会儿,接着道:“雄心壮志固然需要,但世事没有一蹴而就的道理,一动须有一静,一刚方有一柔,有些时候,是要静下来才好的。你们二人一人主张独善其身,一人主张兼济天下,都是根据个人志向而定的,不存在谁对谁错,只有找好了适合自己的位置和高度,方可成大器。”

说完,老者飘然而去。此时不仅是年轻人,连陶渊明也是恍然大悟,他们静静地伫立在山崖上,心中,思绪万千……

初一:蒋馨月

塔松

35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我家附近有两棵四季常青的塔松。它们的形状很像宝塔,上面小,下面大,怪不得叫“塔”松呢。一束束针一样的叶子再微风中摆动着。

春天,蒙蒙细雨滋润着大地,哺乳着万物,塔松也接受了春雨的哺育,在细雨中绽放了小小的、黄色的松塔,嵌在枝头。

夏天,塔松苍翠繁茂,遮出好大一片阴影,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

秋天,在春、夏季旺盛过的花儿都凋谢了,青青小草也枯萎了,树木也穿上了秋姐姐送给他们的黄外套,而塔松却依然枝繁叶茂,它抖了抖身上的枯枝败叶,挺了挺腰杆,准备迎接严冬的到来。

冬天,大树被鹅毛大雪压得喘不过气来。可是,高傲的塔松,依然威武挺拔,纹丝不动。这更显得它那傲霜斗雪的性格。

我爱塔松,更爱它那种献身精神。松树的树干是良好的木材;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做松香、松节油;它的枝和根都是很好的燃料;松子可供人们享用。松树在向人们默默地,毫无怨言地奉献着,却不求回报,我爱塔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