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韶关一模)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实验室的NaCl晶体混有少量Na2SO4和NH4HCO3,某同学按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碳酸氢铵热稳定性较差,加热容易分解解答;对直接加热与加强碱后再进行加热的操作方法,根据除杂原则分析直接加热的优点;

    (2)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钡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根离子,最后加热溶液除去溶液的二氧化碳额氯化氢气体,据此进行解答;

    (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计算出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再根据c(NaCl)=[1000ρw/M]计算出该氯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氯化钠、硫酸钠比较稳定,碳酸氢铵加热容易分解,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氢铵杂质,且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故答案为:NH4HCO3;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不引入新的杂质;

    (2)步骤II:将残留物溶解得到溶液,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了白色硫酸钡沉淀;

    步骤III:往悬浊液中(或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溶液中过量的钡离子;

    步骤 IV:过滤除去生成的难溶物,然后往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盐酸,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目的为除去溶液中过量的碳酸根离子;

    步骤V:将溶液加热煮沸,驱赶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气体,

    故答案为: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

    步骤II:往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除去SO42-离子

    步骤III:往悬浊液中(或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除去过量的Ba2+离子

    步骤 IV:滴加适量的盐酸 产生少量气泡 除去过量的CO32-离子

    驱赶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气体(3)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NaCl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2g/cm3,则20℃的NaCl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NaCl)=[1000ρw/M]=

    1000×

    36

    100+36×1.12

    58.5mol/L≈5.07mol/L,

    故答案为:5.07.

    点评:

    本题考点: 粗盐提纯;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该题难度不大,在解答物质分离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1.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水除外),即分离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或纯净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2.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即选择分离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