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江苏)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当外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反之则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毛霉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18℃.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适宜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其丰富度.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A、将洋葱表皮分别置于0.2g/mL 和0.3g/mL 蔗糖溶液中,观察并比较细胞质壁分离情况,由于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浓度差越大,扩散的越快,所以0.3g/mL蔗糖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A错误;

    B、毛霉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18℃,所以将豆腐分别置于10°C,20°C,30°C的环境中,观察并比较毛霉生长的情况,应该是在20°C环境中毛霉生长最好,B错误;

    C、对于土壤中小动物而言,腐殖质较丰富的地区,营养物质较多,生存环境较适宜,所以调查并比较同一地段甲区(腐殖质较丰富)和乙区(腐殖质不丰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结果应该是甲区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更高,C正确;

    D、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用两种不同浓度2,4-D的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不一定是总是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多,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腐乳的制作、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探究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条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