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中引用:《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的意义何在?

1个回答

  • 我也大不明白,查阅了一些东西.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我先查的相关字.可以互相讨论.

    尸鸠:即布谷鸟,传说它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

    鸠占鹊巢:成语里的两种鸟,鹊和鸠,其中争议比较小的是鸠,这里的鸠不是指鸠鸽类的斑鸠.而是指俗称布谷鸟的一种杜鹃,古称鸤鸠.吴代陆玑撰毛诗陆疏广要说:“鸠,鸤鸠也.今谓布谷.”《诗经丶曹风》里也有用鸤鸠四处下蛋,来比喻儿子不在身边的篇章:“鸤鸠在桑,其子在梅…鸤鸠在桑,其子在棘…鸤鸠在桑,其子在榛.”

    《诗经*曹风*尸鸠》上有四句诗:“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意思是说:贤良的人,他的仪态、行为是始终如一的;他的心犹如挽了结似地专一与牢固.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所谓平者,内怀尸鸠之恩,外执砥矢之心.”   《后汉书·袁绍传》:“惟陛下垂《尸鸠》之平,绝邪谄之论,无令愚臣结恨三泉.”

    李贤 注“《诗·国风》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叔人君子,其仪一兮.’   毛苌 注曰:‘尸鸠之养其子,旦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言善人君子执义亦如此.’”按,今本《诗·曹风·鳲鸠》作“鳲鸠”.

    尸鸠,布谷鸟.据说这种鸟哺育七只小鸟,早晨从上而下,傍晚从下而上,轮流反复,平均如一

    尸鸠之平:比喻君主公平对待臣民.

    首先这句话引用的诗经上面的.

    在此推测:

    1、是否七兮是个区域名,和前面的在桑对应.(后排除哈,不过先放着)

    2、怀疑是平字.荀子处于时期用的字体是战国时期的赵国,用的是篆书,小篆倒是有些相似,如果原文有斑驳的话,可能真是“平”(如下图,我写的七和平)

    3、那么推测的意思就是布谷鸟能对待每个孩子(有可能还不是他的孩子,鸠占鹊巢现在意思解释有谬误)都能公平,专一,君子也要仪表行事和内心一致,为“故君子结于一也.”做了个引用的论据.

    其实我对于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也有疑问.不都是内视外视之类的么?.可能以前的君子和现在的君子含义不一样吧.有疑惑总归是好的,代表咱思考啦.希望能给你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