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陕西)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溶解度曲线变化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具体的物质;

    (2)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溶解度打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3)根据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分析是否是饱和溶液,并可以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1)由氯化铵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更大,所以图1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

    (2)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溶解度打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小,所以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

    (3)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7.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7.2g的氯化铵,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8.6g的溶质,图2中B溶液是50g水中加入了20g的溶质,所以不能完全溶解,得到的是氯化铵的饱和溶液;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变为45.8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大于20g,所以加入的溶质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0g:50g=2:5;

    故答案为:(1)KNO3或硝酸钾;(2)NH4Cl或氯化铵;(3)饱和;2:5.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考点点评: 物质的溶解度是物质溶解能力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观察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为正确分析相关方面的问题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