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菏泽模拟)已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同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升温后溶解度变化,并进而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

    (3)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提纯A的方法;

    (4)若A是硝酸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时,将盛有饱和KN03溶液的小试管放人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析出晶体,并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2)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1℃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水分未蒸发),A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B的溶解度减小,由图可知:t3℃时B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所以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

    (3)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若要从含有A和少量B的混合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A晶体,宜采用降温结晶,再过滤的实验操作方法;

    (4)若A是硝酸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时,将盛有饱和KN03溶液的小试管放人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析出晶体;造成温度降低的原因是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造成的,而生石灰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不可能,冰块放入水中融化吸热,可使试管的温度降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1)<;(2)<;(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再过滤;(4)B.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考点点评: 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生石灰溶于水放热,冰块溶于水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