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青岛二模)【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第三周期基态原子中含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Si、S元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2)根据晶体中存在的微粒及作用力分析解答;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其杂化方式;

    (4)利用均摊法确定晶胞的化学式,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

    (1)第三周期基态原子中含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Si、S元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Si的电负性小于S元素,故答案为:S;

    (2)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存在的作用力是金属键,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层状紧密堆积结构,当金属受外力作用时,金属晶体中各原子层会发生相对滑动,产生形变,自由电子使得各层之间始终保持着金属键的作用;离子晶体中存在的微粒是阴阳离子,存在的作用力是离子键,离子晶体中由于阴阳离子间存在着静电作用,使阴阳离子不能发生自由移动,因而受到外力作用时离子键被破坏而使晶体破裂,

    故答案为: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层状紧密堆积结构,当金属受外力作用时,金属晶体中各原子层会发生相对滑动,产生形变,自由电子使得各层之间始终保持着金属键的作用;离子晶体中由于阴阳离子间存在着静电作用,使阴阳离子不能发生自由移动,因而受到外力作用时离子键被破坏而使晶体破裂;

    (3)H3O+中中氧原子含有3个σ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数是4,则氧原子采取sp3杂化,

    a.CH2═CH2中的每个碳原子含有3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2杂化,故错误;

    b.NH2-中的氮原子含有2个σ键和2个孤电子对,所以氮原子采取sp3杂化,故正确;

    c.ClO3-中的氯原子含有3个σ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数是4,则氯原子采取sp3杂化,故正确;

    d.NO2-中的氮原子含有2个σ键和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数是3,所以氮原子采取sp2杂化,故错误;

    故选bc;

    (4)该晶胞中含有镁原子个数=8×

    1

    8=1,钾原子个数=1,氟原子个数=12×

    1

    4=3,所以其化学式为:KMgF3

    该化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24

    24+39+19×3×100%=20%,故答案为:20%.

    点评:

    本题考点: 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晶胞的计算;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

    考点点评: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质量分数的计算、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等知识点,会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原子杂化方式,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