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呼和浩特二模)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题干中提出“充满N2的不透光容器”,因此密封前,容器中含有二氧化碳,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密封后由于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

    (1)①分析题图可知,在1-5小时内,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豌豆苗干重逐渐增加;密封后,由于没有光照,光合作用不能进行,豌豆苗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被光合作用利用而释放出来,所以密闭容器内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加.

    ②将密封实验处理改为将水培装置置于透光透气冰浴容器中,虽然有光照、有氧气,但温度很低,有关酶的活性降低,细胞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都下降.

    (2)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糖酵解,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脱氢分解成丙酮酸.由题意可知,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所以高山低温环境下生活着的植物以黄酶途径为主进行有氧呼吸.

    故答案为:

    (1)①增加 叶绿体和线粒体 增加 无光、无氧条件下,豌豆苗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不能被光合作用利用而释放出来

    ②下降 下降 因为相关酶的活性因降温而下降

    (2)细胞质基质 丙酮酸 黄酶

    点评:

    本题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考点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的具体场所,明确温度、光照强度和氮气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同时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