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由图可知,温度越高,混合体系中SO3的百分含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体积应增大,压强减小;

    (2)①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书写时注意表明物质的状态,反应热=反应物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放出的能量,注意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有关;

    ②溶液呈中性,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3)还原性HSO-3>I-,所以首先是发生以下反应离子方程式:IO3-+3HSO3-═I-+3SO42-+3H+,继续加入KIO3,氧化性IO-3>I2,所以IO3-可以结合H+氧化I-生成I2,离子方程式是IO3-+6H++5I-═3H2O+3I2

    (1)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时,SO3(g)的含量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H<0;

    恒温、恒压条件下向上述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体积应增大,相当于降低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向左;

    (2)①由图可知,N2和H2反应生成1molNH3放出的热量为(Q2-Q1)kJ,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2(Q2-Q1)=2(Q1-Q2)kJ•mol-1

    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2(Q1-Q2)kJ•mol-1

    ②电荷守恒:c(NH4+)+c(H+)=c(Cl-)+c(OH-),溶液呈中性,应有c(OH-)=c(H+),则c(NH4+)=c(Cl-),故答案为:=;

    (3)还原性HSO-3>I-,所以首先是发生以下反应离子方程式:IO3-+3HSO3-═I-+3SO42-+3H+,继续加入KIO3,氧化性IO-3>I2,所以IO3-可以结合H+氧化I-生成I2,离子方程式是IO3-+6H++5I-═3H2O+3I2

    故a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3HSO3-═I-+3SO42-+3H+,b点到c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6H++5I-═3H2O+3I2

    故答案为:①IO3-+3HSO3-═I-+3SO42-+3H+;②IO3-+6H++5I-═3H2O+3I2

    点评:

    本题考点: 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反应热和焓变.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方程式的有关知识等,难度较大.注意电荷守恒的应用,明确氧化性、还原性前后顺序是解本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