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依据元素周期表中反映的信息以及氟钠元素的化合价和元素周期数的划分标准分析解答即可;

    (2)依据物理性质的概念及特点结合分子的运动性分析判断即可;

    (3)依据分子的结构判断分子的构成并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1)从图示可以看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由氟元素和钠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7和1,可知其常见的化合价为-1价和+1价,所以其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NaF;由于D元素具有3个电子层,所以其周期数为3;

    (2)物质的颜色、气味、密度和熔沸点等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能闻到氯气的刺激性气味,由于分子的不断运动造成的;

    (3)分析表中四种微粒的结构可知A、B、C、D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则A和B反应生成C和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H2S+O2

    一定条件

    .

    2S+2H2O,所以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2:1;

    设若16g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是x

    2H2S+O2

    一定条件

    .

    2S+2H2O

    32 36

    16g x

    [32/36=

    16g

    x]

    x=18g

    故答案为:(1)35.45;NaF;三;(2)物理;B;(3)2:1;18;

    点评:

    本题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观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反应以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以及相关的微观知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