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还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1个回答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注:「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於微而後成,始於无而後生.故常无欲,空虚(其怀),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案:严灵峰先生指出道藏河上公等「四家集注」本,及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本,「空虚」下并有「其怀」二字.当据补.(参看严著:「陶鸿庆老子王弼注勘误」补正.以下涉及此书时,简名曰严著:陶勘补正).

    王注以「常无欲」点句.三十四章:「常无欲,可名於小.」故如此点句,亦未始无据.言人当「常无欲,空虚其怀」,而後可以观道之始物之妙.王注解「妙」为「微之极」.「微之极」之妙亦指道而言也.「始於微而後成,始於无而後生」,为同义之重复句.「始於微」即「始於无」,成即生.道即无,妙即「无」之「无限妙用」也.不无,不能妙.故须「常无欲」以观之.言自己常在「无欲」之心境中,即可以通道之为无,以及无之为妙也.「无」非逻辑否定之无,亦非抽象之死体.故以妙状其具体而真实之无限之用.(非「有限之定用」.有限之定用则利也).故「无」即下文所述及之「冲虚之玄德」也.微与妙皆其属性.成与生有时不同,有时同.若成为「终成」,生为「始生」,两相对言,则不同.此处则同.决於「始」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显然,这里的“无”、“有”、“常无”、“常有”、“玄”都是对“道”的指称和描述,“无”和“有”乃是“同出而异名”,“有”并非“万物”,而是“万物之母”,而“万物之母”也就是“道”.而如果我们将“有生于无”的“有”理解为“万有”或“万物”,就会使老子对“道”的论述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前后矛盾.可是,第四十章却又明明白白地说“有生于无”,既然是“有生于无”,那就有一个本末和先后的问题了,这显然与《老子》第一章的论述无法对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老子真的是前后矛盾、思维混乱吗?这个问题长期地困扰着我们,使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所幸的是,新近郭店战国竹简本《老子》的出土,终于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团.原来今本《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竹简本为“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今本衍出了一个“有”字.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足以导致解释上的大相径庭,本来,“有”和“无”乃是“道”的一体两面,都是指称道体的(“同出而异名”),它们之间原本并无本末、体用和先后的问题,可是今本“有生于无”的表述却导致了本末先后的判断,给老学体系带来了不一致的解释.现在郭店简本的出土,长期以来困扰着学术界的这一难题终于得以冰释,同时也印证了我们的一贯判断:“无”和“有”乃是“道”的两种属性,都是指称“道”的,所谓“无”,即指“道”的形而上性,所谓“有”,乃是指形而上之“道”蕴涵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最终要由形而上的世界落向形而下的世界而创生万物.这样,《老子》四十章这句话,就可以而且也应该理解为:天下万物生于“无”和“有”相统一的“道”,“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根源.老子的这一认识无疑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