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和人体内环境是能够相对稳定的,这种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回答下列问题.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H2CO3/NaHCO3,可起到缓冲作用,所以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的热多,散的热也多.

    :(1)血浆中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缓冲物质.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氧气不足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血液中的pH将略有降低.

    (2)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血浆,但如果长期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3)体温恒定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必不可少,因为各种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调节人体体温恒定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中.

    故答案为:

    (1)缓冲物质(缓冲对) 降低  氧气不足时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2)组织液 水肿

    (3)各种酶的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 下丘脑

    点评:

    本题考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明确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明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