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天桥区二模)甲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乙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反射弧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个回答

  • 解题思路:(1)人体的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高,但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因此,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1--2小时后血糖浓度会下降至正常水平,

    (2)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图乙中的①传入神经传给神经中枢,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将神经冲动通过②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胰岛,胰岛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

    (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人体才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故答案为:(1)糖类(淀粉)

    (2)①传入神经纤维;下降(降低)

    (3)反射;激素(激素调节);神经系统(神经调节)

    点评:

    本题考点: 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考点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弧的组成以及胰岛素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