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作文段落(10篇)
  •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你们知道清明节是从何而来的吗?你们知道原先是纪念谁才有了清明节的吗?大家可能会不知道,那就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原先清明节是纪念一位倔强的臣子介子推。介子推原来就露宿绵山,但为什么最后抱树而死,最后再告诉你。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去登绵山的栖贤谷,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再加上弥漫着薄雾,真可谓是“人间仙境
  •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今天是清明节,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是今天的清明节却是烈日炎炎,没有一丝要下雨的预兆,这正是今年的清明跟往日的清明的不同之处。清明时候去扫墓这是理所当然的,可是这天气确实不适合去。清明节是很早之前就有的一种节日,它的传说有好几种传说,其中一种是关于介子推和重耳的传说,重耳为逃避迫
  • 600字 五年级 写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
  • 600字 六年级 写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描写清明的诗。每年的春分后的15天是清明节,也是中国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鬼节”。在春秋战国时代,其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
  • 600字 初二
    清明,是24节气之一,是中国的流传千年传统节日,我想,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它都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它的由来很耐人寻味。清明节与春秋五霸晋文公重耳有关。重耳耳垂大,肋骨是连在一起的,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眸子。晋国内乱,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公子夷吾杀太子自封晋惠公,对他更加无礼,重耳只好带着狐偃、狐毛、介子
  • 600字 三年级 叙事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古诗是《清明》,全诗内容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老师讲解诗意时,我的心中不由产生伤魂落魄的感觉。回到家,我坐在电脑前,敲响键盘,咦,清明节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呢,清明节与春秋五霸晋文公重耳有关。晋国内乱,公子夷吾和重耳逃亡在外。公子
  • 600字 六年级
    “清明时节雨纷纷,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春。”这首《清明》的作者是唐朝的杜牧,全诗表达了作者怀念逝去亲人的思想感情。要说清明的故事,那可真不少,话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重耳没有力气,站不起来。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
  • 600字 五年级 叙事
    摘要: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一大早妈妈就带我去外婆那儿拜山。妈妈告诉我听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间还有个故事: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一大早妈妈就带我去外婆那儿拜
  • 600字 五年级
    清明节快到了,又到了祭祖扫墓,栽瓜种豆的时候了,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去扫墓,踏青……。清明节年年都有,但你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和过清明节的目的吗?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吧!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八个节日之一,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四月五、六号。早在大禹治水成功以后,人们就用“清明”这个
  • 600字 五年级
    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都市,每一盏灯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因此,便有俗话说,风俗浸透着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小小的风俗习惯都牵引着我们对故土的热爱。我的家乡--介休,是寒食节的发源地。寒食节是个独特的节日,而寒食节的风俗更是与众不同。寒食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民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