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作文段落(10篇)
  • 350字 初二 状物
    三观分为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家的三观会出现不一样的地方,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可以有很多个看法,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做法都会分歧。现在往往也会看到,找对象找朋友怎么样三观都要有2.5观是一样的,不然真的很难对话,是啊,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感觉说上两句话就要打架了。就像我说大海很美,你却说淹死很多人。会
  • 800字 初三 应用文
    鉴于语文老师的推荐,看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这部真实而又平淡的小说,刚开始读,感觉故事情节挺荒唐,但读到后边部分,越来越感动了。许三观的一生卖了十一次血,每一次都是为别人而卖血的:第一次卖血是因为许三观出于好奇、为了证明自己有个好身体,后来用这些钱娶了“油条西施”许玉兰;第二次是他的大儿子一乐(
  • 1000字 初中 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1000字:文:黄浩宇;这是一本让人读起来简单顺口,全文对话占了百分之七十,讲述了民间一个苦难的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平凡的,但是余华先生却用他的笔赋予了书中人物灵物,给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身同感受,实在令人着迷。生活本来就是百味陈杂,书中令我们感触深
  • 900字 初二 读后感
    在读完这本书之前,心情很忐忑,总是害怕在下一个情景主人公会死去,在我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到许三观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好人。温饱、房子、女人、传宗接代,这便是一个男人终其一生所要追求和完成的目标吗?这便是像许三观这样的男人一生所谓的最完整也是最完美的生活轨迹吗?也许是许三观的命吧,他一共卖了11
  • 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在座的很多同学都读过余华的作品《活着》,而我今天所讲的是他的另一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从某种意义上说,《许三观卖血记》承续了《活着》的基本主题——生命的受难本质。所不同的是,《活着》里的富贵面对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死亡打击,仍然要顽强地活下来;而《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里的许三观面对一次次生活的难关,用
  • 750字 初一 读后感
    等待了许久,终于等来了这本书——《许三观卖血记》。漆黑的封面,真皮的花纹,书名由白色楷体字印刷在封面上,还有余华的红色签名。整本书的封面很低调,没有过多的色彩和纹饰,与内容的精彩生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简单粗暴,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当我一捧上这本书时,不到两小时就可以看完,相对
  • 1000字 初中 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是我读的第一部余华的作品。两年前我走进书店,随意一瞥,被那排整整齐齐排在书架上纯黑书皮的书所吸引,什么样的书会用纯黑色做封面呢?我很好奇,便径直走去拿下一本,那是《许三观卖血记》。书的开头直接写许三观年老痴呆的爷爷对许三观说,身子骨结实的人都卖血,他便好奇走入医院,这是他人生首次卖血
  • 1200字 初中 读后感
    用一颗真心去读《许三观卖血记》《许三观卖血记》有一股温情在默默流淌,散遍全身,化作眼泪,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这是一个关于丈夫和父亲的最圆满的梦。《许三观卖血记》这本小说,余华并没有用很多华丽的词语,或许那些华丽的词放在许三观这样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身上也有些不合适吧!他只是把时间线拉得很长,围绕着
  • 500字 初中 读后感
    三观的人生——《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500字:讲述了一个叫许三观的丝厂送茧工,在生活困难的年代多次卖血的故事。在书中,我最印象深刻的是27章。一乐肝炎重病住院,为了就一乐,许三观一个上午借到了63元钱。在李血头拒绝买血时,只好拼死一搏,设计好旅行路线,在六个地方上,一路卖着血去上海。这一路几乎要了
  • 900字 初一 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并了解余华是因为《活着》。而后,因为对余华这个人的好奇又读了《许三观卖血记》。细细咀嚼这两本书,才发现余华是多么的细腻,他用最平淡的笔触写出了给人以心灵震撼的作品,委实令人佩服!许三观,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但这个朴实的卖血人正是抱着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以及乐观、心胸宽广的精神使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