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在座的很多同学都读过余华的作品《活着》,而我今天所讲的是他的另一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从某种意义上说,《许三观卖血记》承续了《活着》的基本主题——生命的受难本质。所不同的是,《活着》里的富贵面对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死亡打击,仍然要顽强地活下来;而《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里的许三观面对一次次生活的难关,用
  • 750字 初一 读后感
    等待了许久,终于等来了这本书——《许三观卖血记》。漆黑的封面,真皮的花纹,书名由白色楷体字印刷在封面上,还有余华的红色签名。整本书的封面很低调,没有过多的色彩和纹饰,与内容的精彩生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简单粗暴,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当我一捧上这本书时,不到两小时就可以看完,相对
  • 900字 初一 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并了解余华是因为《活着》。而后,因为对余华这个人的好奇又读了《许三观卖血记》。细细咀嚼这两本书,才发现余华是多么的细腻,他用最平淡的笔触写出了给人以心灵震撼的作品,委实令人佩服!许三观,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但这个朴实的卖血人正是抱着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以及乐观、心胸宽广的精神使家庭
  • 900字 初一 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并了解余华是因为《活着》。而后,因为对余华这个人的好奇又读了《许三观卖血记》。细细咀嚼这两本书,才发现余华是多么的细腻,他用最平淡的笔触写出了给人以心灵震撼的作品,委实令人佩服!许三观,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但这个朴实的卖血人正是抱着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以及乐观、心胸宽广的精神使家庭
  • 750字 初一 读后感
    从《活着》认识了余华,于是,便慢慢地开始接触他的作品。他习惯从社会最低层的人物写起,透过朴实通俗的语言,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现状。对这个故事的结局在之前就有了必须的猜测,突然有一种苍凉的感觉从心底生起,很不期望往这个方向发展。一开始就已经没有勇气再看下去了。主人公许三观是一个用心乐观的人。他读过多少书,
  • 800字 初一 叙事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
  • 1200字以上 初一 读后感
    记得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总会叮嘱我们,一篇好的文章,必须得是虎头,猪肚,豹尾,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每每作文的时候,我都十分纠结,到底是用排比呢,还是比喻呢,还是夸张呢,还是引用呢,以至于经常纠结来纠结去,最后还是算了吧,直接开门见山。慢慢成长,我发现一个好的开头并不难,你看,这不就已经
  • 800字 初一 散文
    当初接触余华的时候,不知道他是“先锋派”代表者之一。好在,逐渐知晓中国当代名家之后,才初次揭开蒙在我眼前的迷雾。偶然的经历,让我走进余华他所要表达的世界。弥补了一直未竟的心愿,或者说,缺憾。莫言说过,余华是清醒的说梦者。读完他的著作之后,细细回味,才发现此言不虚。就那么一段毫无掩饰的文字,像涂鸦,纵
  • 800字 初一 写人
    儿时,常住祖母家。封建家庭,自然规矩也多了。如今,我早已搬离了那幢充满古韵的老宅。却还是按耐不住心底的思念,不免会去瞧上两眼。一如既往的陈设。只是承载了几代人的操劳与欣慰,太多的物是人非罢了。此刻,我仍依稀记得,疙疙瘩瘩的木门上是用纸糊的钟馗像,凶神恶煞,两眼冒着金光,好似在审讯门外犯。而每当年幼无
  •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没有阳光的普照、生命的作用,地球就会变成石头。对人类来说,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俄国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张闻天说过: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英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佛来明曾说过:“人一旦失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