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作文段落(10篇)
  • 600字 高二 记叙文
    中国古代诗人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他们太狂,太傲。自以为才能出众,品行高洁无比,可往往他们根本不懂政治,却自认为政治一流。才华出众就不可一世,这就是狂;恃才放旷,看不起别人,这就是傲。狂傲决定了他们无法立足官场。李白第一次受到皇帝的召见,竟作诗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人。”还没说召你去封官还是
  • 700字 高二 议论文
    当王力宏唱着“改变世界,改变自己”的时候我更倾向于后半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影子。因为,人对于整个世界而言,像尘埃一样渺小。腊梅开放在寒冬,并不是因为它坚强,而是为了生存。是寒冬选择了它,而不是它选择了寒冬。如果活在夏季,它注定会迅速凋零,消散于空气。人又何尝不是呢?一个人,没有自己的花期,只能去
  • 1200字 高二
    “逸”,这是我最喜爱的形容词,原因不单是因为我的名字里头有这个字。 逸有三义,其一曰超迈,其二乃隐遁,其三谓逸乐。乍一看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息息相关。非超迈便看不透“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便谈不上“隐士”,顶多只能算是“避世”;非隐逸也便觉不着“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的逸乐。不为
  •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孔子曾说过“过犹不及”、“执两用中”的话,《中庸》标举:“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我认为其实质就是追求中庸之道。中庸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之相类似,平衡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如果平衡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身心
  • 900字 高二 议论文
    五千年造就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五千年成全了多少生死抉择的英雄,五千年塑造了多少痛苦抉择的伟人。屈原的抉择让我们记住了他,屈原的抉择给世人流下了一种风俗,屈原的抉择是对“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一种诠释。面对世间的阴暗,面对滚滚的汨罗江水,他毅然选择了归去。在那风雨飘摇的日子里,谁会知道自
  • 800字 高二 散文
    时间之水徐缓而过,雾雨一般混蒙。上千年的雨量充沛,足以形成一道河流。足以有浪,拍打如崖的墙壁,发出询问之声。足以有潮,叩响闭锁的门。千年之前的江畔,屈原,你化作一具不朽的洁白丰碑。“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这般景仰你。“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在那个众人皆
  • 900字 高二 议论文
    心灵本没有色彩,是生命的渲染,给了它缤纷;生命本没有颜色,是心灵的熏陶,给了它色彩。——题记白·屈原白衣胜雪,长衫飘飘。你,屈原,好一个以身殉国的三闾大夫。“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深沉的民族情结,爱国情愫,使得你葬身鱼腹。“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如今,你
  •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呜呼哀哉!冷月冥冥,庭落寂寂。徘徊阶下,辗转难眠。修短故天,人岂不伤?哀君情切,愁结千肠;唯我肝胆,悲无绝断!怀王昏塞,不纳忠言,谗陷蔽明,邪曲害公,方正不容,至于忧患,大好山河拱手与人,如弃草芥,其昏其庸也夫!时君即绌,流于偏僻,嫉于上官、子兰、郑袖鲰生之徒,谗鉴于王,纵君忠心耿耿,明于治乱,娴于
  • 900字 高二 议论文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人世苍苍,为何你偏要在急速的洪流中跌宕?芸芸众生,为何你执意在漫天尘埃里游荡?向前眺望,原野上,夕阳晕染了一身的苍茫,这难道不是一种宁静下的守望?若想生活安宁澄明,则必要褪去浮躁。褪去浮躁,生命将因此更灵动。透明的灰色在薄翼中流转,安静,黯淡,灰败,沉寂。枯叶蝶似乎是从不
  • 1000字 高二 散文
    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屈原吟游在中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人生信条。悲情诗人啊!怀王不才,拒善纳奸,屈子心寒,心灰意冷,仍不忘其“美政”学说。时中华割据,国分七隅,楚安于江南,虽号称“一雄”,难掩其颓势,屈子有才却不被重用。怀王崩,顷襄立,屈子以为大展鸿图时机重新来临,没想到等待他
沧浪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