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将相和缩写】作者:尹佳琪秦王知道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想用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找来蔺相如,让他带着璧去秦国。蔺相如把璧带过去,成功地把璧带了回来。赵王立蔺相如为上大夫。几年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并让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被逼得无奈,只好给赵王击缶。蔺相如在渑池会
  •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将相和缩写】作者:张盛羽赵王得到了和氏璧的消息被秦王知道,愿意拿十五座城来还。无奈之下,赵王只好派蔺相如前去交换,蔺相如到了秦国见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想办法把和氏璧骗到了手,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换,秦王只好答应,蔺相如又派人把璧送回赵国,最后秦王没办法,只好把蔺相如
  •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将相和缩写】作者:胡博皓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回,赵王得了和氏璧,秦王写了一封信说想要交换,赵王想:“秦王不过想骗到手罢了”可是如果不答应,又怕秦王派兵来攻,秦王没有办法,只好让蔺相如带着璧去和秦王交换。蔺相如带着璧到了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交给了秦王,之间秦王缺口不提交换
  • 550字 四年级 叙事
    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次,赵王得了一块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知道后,就说要用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赵王不想换,担心被秦王所骗,可是又怕不答应的话会被秦王攻打。蔺相如自告奋勇去秦国送璧。蔺相如见到秦王,发现他没有拿池换璧的诚意,就假装说这璧有点毛病,如果秦王逼迫就把脑袋和璧一起
  • 350字 四年级 写人
    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次,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用十五座城来换,赵王明知秦王是想骗走和氏璧,可是没有办法,有一个叫蔺相如的,说愿意带着和氏璧去和秦王换城。到了秦国,只见秦王拿着和氏璧一边看一边赞赏,就口不提十五座城,蔺相如看了看,找借口说这块璧
  • 2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成语故事,叫《负荆请罪》。故事讲的是赵国的蔺相如因为立了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官位在赵国将军廉颇之上。廉颇很不福气,经常跟蔺相如斗气。蔺相如却处处忍让。因为只有将帅和睦,赵国才不怕别的国家的侵略。最后,蔺相如的大度感动了廉颇,廉颇身背荆条,亲自上门跟蔺相如请罪。后来两人联合起来保卫了赵
  • 350字 四年级 童话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可是赵王和大臣们怕秦王只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答应,又怕被打垮。有人向赵王推荐蔺相如去秦王那看个究竟。果然蔺相如想了好策略,答应了此事。蔺相如到了秦国,见了秦王,献
  •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将相和读后感400字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将相和》,从此文中,我了解到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战国时代,赵王得到了一件宝贝——和氏璧,秦王听说后就很想得到这件宝贝。于是就和赵国商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赵国就派了蔺相如来到了秦国,秦王看到了和氏璧后,却绝口不提交换十五城的事。蔺相
  • 700字 四年级 叙事
    廉颇是赵国的一员大将,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一名勇猛的大将,但是除此之外,廉颇的另一面也令人敬佩不已。《史记》上记载:廉颇被免职之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如何,使者见到廉颇:廉颇为之一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可以用!赵使禀告:“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意思
  • 4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将相和》是一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将相和》讲述了蔺相如在让赵国君臣进退两难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件事上建立了奇功,被赵王封为了上卿,职位高于老将廉颇,廉颇很不服气,想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有意避让他,廉颇知道真相后,到蔺相如的府上负荆请罪。蔺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