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作文段落(10篇)
  •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翻开《论语》,通篇的名言警句让人回味无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人懂得了一去不复返的时间的珍贵;“小不忍则乱大谋”,让人学会了欲图大业,必先忍耐;“生命至重,贵于千金”,令人明白了生命无价……一本《论语》包含了通俗却又深邃的哲理,是留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
  • 800字 初二 议论文
    成功望着桌上那本厚厚的《论语》我不由的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么后的一本书对于我这个语文成绩很差,脑袋又像榆木一样笨的人,不要说背下来,能准确无误的把它读出来都是个问题,哎。。。。当刚知道老师让我们背《论语》时我既担心又害怕。第二天我带着恐慌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就在上语文课的课间我的双手还在不停的沁着冷
  • 65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中国的历史真是深厚久远啊!这些中国文化的精髓自然要我们去学习、感悟。一至四年级,我们学习了《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五年级时,我们又开始学习《论语》。学习《论语》时不能死记硬背,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后再背。为了增加我们对学习《论语》的兴趣,蝴蝶妈妈还策划了有关《论语》的小表演,让班里的大部分同
  • 700字 初一 议论文
    我们知道,国学是一种对我们有利的东西,对我们儿童也更是有利。那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国学是什么呢?我最喜欢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有孔子的一些讲座,还有孔子讲的做人的道理。比如第一篇《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这一篇主要是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律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
  • 900字 初一 议论文
    论语》是中国古代的四书之一,一直以来作为中华名族的子孙,我们都没有很好的去领会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今天有幸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不由豁然开朗。通过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诠释,在那简短的文字、朴素的语言里让我们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一种精神的升华,穿越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沧桑,感受到远古圣
  • 1200字以上 高一 议论文
    每个伟人都有一片天空,记载历史的烟云。每次我沉浸在一本本历史巨着时,不禁感慨,前人的一举一动,虽没有排山倒海般的气势,但足以对后人造成惊天毁地之状。于是,想象力丰富的后人禁不住把种种假设播种在历史中。例如,“假设秦始皇流感早死”“唐明皇不近女色”“陈庚杀了老蒋”“当啊Q遇上祥林嫂”,那么,孔子成为不
  •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
  •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如今,社会上的很多人――包括许多家长和学生在内――都认为,教育就是去上学,去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去参加中考、高考,仅此而已。 这种观点对吗? 也许我孤陋寡闻吧,以前就很少听到有人质疑,特别是某些家长、某些学校、某些地方,中考或高考升学率高,就认为是教育搞得好;反之,则是教育欠发达
  • 800字 高三 议论文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题记《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
  • 450字 初一 议论文
    儒雅,《汉语辞典》解释为两义:一,学识深湛,二,气度温文尔雅。其实,这两解也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只有学识深湛,才能真正做到气度温文尔雅;而气度温文尔雅,则是学识深湛的外在表现。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中他的《论语》影响了数代的人,《论语》中的儒雅是向往中的儒雅、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