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作文段落(10篇)
  • 600字 初三
    “诗像美味的咖啡,需要你细心品尝,就会慢慢体会里头的情感,你会发现诗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会让你回味无穷。”这是本班一位最热爱诗的男同学对诗的理解,而我喜爱诗,但我对诗的理解是很肤浅的,每当学习一首诗,我就会脱离实际的想入非非,诗中的内容让我无限遐想。
  • 500字 六年级 诗歌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久负盛誉。四句诗,既写了千里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它的辽阔、深邃和迷离。  背诵着这首诗,我不知不觉睡着了,做了一个美好的梦,幻想我成了着名诗人一一杜牧,周游了唐代的江南大地,领略了其美好的春光。  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江南,目光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土地上,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千里江南,经过我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脏摇荡了。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又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使它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为千里江南更加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真令人神思遐想。  “吃饭了。”怎么会是妈妈的声音?啊!原来是做了一个梦。  我从梦中深深体会到了诗人杜牧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点评:改写古诗通常的模式就是把古诗翻译一遍,读来枯燥乏味。这篇《江南春》的改写,别出心裁,小作者来了个梦游江南:春天的江南莺歌燕舞,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寺庙楼台,金碧辉煌,笼罩在蒙蒙烟雨中。这如诗似画的梦境,又与入梦前后对诗的艺术特色及作者的评介相辅相成,表现出了小作者对诗的感悟、理解和欣赏的能力。
  • 550字 六年级 日记
    第二轮是对诗赛。我们班这次派的代表是冯诗诗。她是我们班的实力干将,她不管是上课还是作业或班干部工作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她的反应也很灵活。她一开始,对诗还算顺利,后面是越战越勇,斗志昂扬。五班的男生很厉害,几乎没有一首诗不会的,后来不知怎么的,他瞬间忘词了,尴尬地站在那儿,什么也说不出……这一轮我们班赢了。
  • 650字 初一 散文
    你不必因会随口吟出几句别人不晓得的诗句而沾沾自喜,你也不必想着说出几句诗词来炫耀自己,让人产生倾慕之情,因为你不配,也不可能。也许你并不了解诗的真谛。就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将它理解为奉献,难道也不是曲解吗?可曾想过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常常听到周围的人在那儿“对诗”,只感觉这是对诗的“玷污”。
  • 700字 一年级
    2005年07月15日 星期五 晴 吃完晚饭,我和爸爸妈妈沿着湖边散步。走累了,我们坐在湖岸上休息。爸妈让我观察我所看到的风景,并且把它们说出来,然后让爸爸妈妈来对诗。 我看到了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湖中美丽的倒影和路上的行人,商店好热闹。。。。。。 爸爸妈妈开始对诗了,他们让我当裁判。虽然我分不清胜负,可我觉得好高兴啊。2005年07月18日 星期一 晴 我喜欢看报读书,可以让人学到很多很多的知识。 从这些书中,我明白了“神舟六号”是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这三部分组成的;我知道了“抛砖引玉、专心致志、水滴石穿、一鼓作气。。。。。。
  • 550字 初三 记叙文
    我是和王宣凯对诗。第一“炮”是我打响的,背的是《春晓》,他回的是《咏鹅》,他一首我一首,在第十八回合中王宣凯回我,他想背《池上》,背到最后一句背的是《村居》,他背错了,他紧张的从口中喊到我快败了!我快败了!双手握拳猛地打向双腿!但是10秒钟过去了,我胜了!我们俩看了看四周有没有人还在对诗,只看见西北角有一对,我们走前一看是一对强悍的对手廖振程和王炜,听围观人说他们对了几十个回合了,廖振程背《春晓》,王炜没接上败了。
  • 750字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真正自主高效的参与应该是全员、全程、主动、真实地参与。如教学课文《望月》时,利用其中有一个作者与小外甥的对诗小片段,引导学生进行对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却小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时徽月上,碾处乱泉声。”“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诗诗经典,句句深刻,将课堂推向一个赛诗高潮。
  • 1000字 初三
    紧张的学校生活使我不得不压缩读诗的时间,只有上自习课时,当别人疯狂地刷作业不顾别人时,我才能安安稳稳地读。由于对诗的热爱,我养成了熬夜的习惯。每早起床,都要费很大劲,在校表现一日不如一日,老师将我的情况汇报给妈妈,她知道原因,于是瞒着我将大部分书还了回去,还叮嘱我专心学习。 可这不能阻挡我对诗的热情。既然没有了书,那么我要写自己的诗。创作之路上充满了艰难,我穷酸的语文水平让我的笔受到了禁锢。当我品味着第一首诗时,那尴尬,幼稚的语言让我直接将它丢进了垃圾桶。看来,必须认真对待语文了。
  • 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上个人星期二下午有三节课,老师不仅拖堂,而且布置了许多作业。‘嘀哒,嘀哒’房间里除了闹钟声音和书写的沙沙声,几乎没有其他声音了。时间瞬即逝,等我把手写的作业写完已经九点多了,接下来我就要背老师布置的十首古诗和长篇课文。尽管我已经读得滚瓜烂熟了,却还是背不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虽然对诗有点熟悉,,但是对诗句里面的字词还会走错‘家门’的现象。我克服这一关,我又要向另一关发起进攻。这篇课文并不是语文书上的,而是老师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用了许多好词佳句和修辞方法,才要求我们背下来。时间过得很快,十一点多我才背了一半,剩下要留到明早起来背了。
  • 550字 初二 读后感
    《郭沫若散文》给了我很多的感触,让我们对诗对诗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弯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如象一张明镜,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活动着在里面。这风便是所谓直觉,灵感,这起了的波浪便是高涨的情调。这活动着的印象便是想象。这些东西,我想是诗的本体,只要把他写了。出来的时候,他就体相兼备。大波大浪便成为雄浑的诗,便成为屈子的《离骚》,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李杜的歌行,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乐园》,歌德的《浮士德》。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日本古诗人西行上人与芭蕉翁的歌句,泰戈尔的《新月》。这种诗的波澜,有他自然的周期,振幅,不容你写诗的人一毫的造作,一刹那的犹豫,硬如歌德所说的连摆正纸位的时间也都不许你有。说到此处,我想诗这样东西倒可以用个方式来表示他了:
对诗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