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辞作文段落(6篇)
  • 450字 高二 日记
    汉杨雄说:“诗人只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意思是指诗人的赋文辞优美且意义严正,辞人的赋不过是徒有华丽之词罢了。不少辞人极力追求文辞之优美,句章之华丽,却毫无深意,除去词藻之外一无是处。这样的文章经过时代的变迁定会被人淡忘。
  • 1200字以上
    《征圣》、《宗经》是对《原道》的承袭和发展。“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在文中刘勰再一次从不同的方面向我们阐述文学对道的承载作用,以及对学习符合圣人道德的文辞对现实的知道意义“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他们都是按照先王圣人的礼法来办事情,所以取得了成功。在《原道》中只是说了有了道的文章就自然有了文采,在这里则具体讲述了文采对生活的反作用。后来韩愈提出“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就是这个意思的发展和演变,文辞是以道为依仗的,但是掌握道我们要先从掌握圣人的文辞开始。道与文辞辨证关系的阐述也为后文创作论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 600字 高中 记叙文
    【译文】(如果)有人问(我):“写文章应该学谁?”(我)一定认真地回答他:“应该学习古代的圣人和贤人。”(如果)(他)问:“古代圣人、贤人写的书都在,但他们的文辞都不同,应该学习什么?”(我)一定认真地回答他:“学习他们的思想,(而)不学他们的文辞。”(如果)(他)问:“写文章应该简单、容易些,还是应该复杂、高深些?”(我)一定认真地回答他:“(作文)无所谓难易,只要正确就行了。”
  • 1200字以上 高三 说明文
    意思是说,文章写成之后要审察其体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看所选文体是否确是“因情”而成,二是看所写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文体的要求。这是因为,“文章以体制为先”“文辞以体制为先”“文莫先于辨体”“凡为古文辞者,必先识古人大体,而文辞工拙又其次焉”(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叙述一件具体的事情,并能通过这样的事情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应该选用记叙类文体;倘若对某个问题有独到的理性认识,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则文体应该为阐述议论类。譬如,同样是写《品味时尚》,有考生选择写记叙文:
  • 1000字 高三 叙事
    我们为了体现自己“涅而不缁”,开始写拙涩的文章,殊不知自己不知不觉地又远离了“涅而不缁”。就好比现在的90后用繁体字体现自己与众不同,更有人不会写繁体字就在所有会写的简体字上加个草字头、添个女子旁,这样的小计谋,谁又不会?这就叫做“涅而不缁”?在爬格子的过程中,“涅而不缁”指的是作品思想高于世俗思想,而不是指自己的文辞比大众的文辞更怪异。体现一个人的脱俗是内在的东西,而不是浮华的外表。非主流的多了就成了主流,主流的又晋升为非主流,这样无味的往复循环不可能给心灵一个实质的提升,更不可能加强文字的力量。
  • 800字 高三 散文
    西晋著名女文学家左芬在《感离诗》中写道:“仿佛想容仪,欷觑不自持。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你的音容笑貌始终在我的脑海中,不知不觉地都在想你、念你,不知何时能与君相见,一起看书写诗。现在这种相思之情,只能用文辞来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