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人作文段落(10篇)
  • 800字 高中 状物
    在圆明园里,吹糖人构成了一道风景——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虽然只有一个摊位,但我仍然看得津津有味,只见他拿起一个糖团,捏着捏着就成了一个狗头,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捏的。我突然发现,吹糖人自己也在享受自己的作品。对于老北京的孩子来说,吹糖人是一种快乐,玩糖人是一种幸福。
  • 550字 六年级
    元宵节自然少不了庙会。今年元宵节前夕,我去了城隍庙,感受最传统的元宵之美。刚进展厅,就看到了吹糖人的艺人们。吹糖人是旧时老北京的一个行业,在宋代时已出现,是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早年前,做这种生计的总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叫卖。今年,我总算见识到了吹糖人的方法,吹糖人看似简单,却有着极巧妙的制作方式。
  • 900字 高二 说明文
    很多手艺人都是既吹糖人又画糖人的。与吹糖人相比,画糖人要简单一些,先用油毡子在大理石板上轻轻蹭一下,一把很精致的小铜勺舀上少许糖稀,微微倾斜着糖稀就缓缓流出,紧接着手往上一提就成了一条糖线,随着手腕的上下左右地翻飞,一个个或人物或动物或花卉就出现在大理石板上,待得凉了定型,用糖稀在糖人身上点两个点,把竹签朝上一贴就拿起来了,再往草把子上一插大功告成。
  • 800字 四年级 叙事
    我最喜欢的就是吹糖人了,这次我还自己吹了一个呢。吹糖人铺子前挤满了小朋友们,大家都很喜欢,一个个跃跃欲试。只见吹糖人师傅非常熟练地从锅里挑出一团粉色麦芽糖,揉搓几下一拉,就变成长长的一条,他凑到嘴边用力一吹,咦,里面难道是空的?!啊!糖肚子鼓起来了!他边吹边捏,一个鸡的雏形出来了,师傅再挑了一小团红色麦芽糖,一揉一搓,再用剪刀一剪,啊,原来是一个大红鸡冠!师傅拿糖一粘、小棒一插,一个神气的大公鸡做好了!真神奇啊!
  • 800字 初二 叙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步入小学高年级。十二岁生日时,父母问我想要什么。不知为何,三个字自从口中蹦出“吹糖人!”母亲很吃惊:“吹糖人只是哄小孩的,你为什么还想要呢?”我执意要求,父母很无奈,只好答应。可是旧集市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在喧闹的大街上早已没有了熟悉的吆喝声。我和父母在城里转了一大圈也没有发现一个“吹糖人”的。我很失望,也很无奈,我想一定是没有人愿意传承这项传统,老师傅们没有继承的人选,久而久之,现在这项传统手艺已经失传了!想到再也找不回儿时甜滋滋的记忆,我感到一阵心痛。
  • 600字 六年级
    我觉得吹糖人很简单,很轻松,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吹糖人不但要考虑吹的气流大小,还要考虑熬糖的时间和火候,有时候吹的气流大了,容易把糖吹破,气流小了,糖吹不起来,还有熬糖的时间长了,糖就变成糖水了,时间短了糖还没有熬化,有时候火候大了,糖就糊了,火候小了糖就熬不开了,看来熬糖也是一门技术活。我让妈妈每天晚上给我准备一锅糖,我写完作业就开始熬糖做糖人,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我做糖人的技术越来越好,终于做出了完美的糖人,我高兴的一跳三尺高。
  •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离开了“五点”博物馆,我们就去了昆明的古街。昆明的古街我们差不多都是随便逛逛没有认真看,但是我们却认真看了一个玩的,名字叫做吹糖人吹糖人这个名字其实我也没有见过———我是看他的牌子我才知道。后来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原来吹糖人是快要被失传的一门艺术!吹糖人是古代一些老年人才有的儿时回忆,在古代,吹糖人是一个非常好吃的糖分食品,不过卖的人却要经常走街串巷,并且在现在这种陌生的环境,吹糖人更是不好过了,可能时不时的就会经常被人排斥,驱赶。不过吹糖人对现代来说也是一件很新奇的事情,因为它的流传已经不多了。
  • 1000字 六年级 叙事
    我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开始等待。终于轮到我了,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一门绝活了。我贪婪地闻着空气中丝丝的糖香味,心中欣喜雀跃了。吹糖人是位五十多岁的奶奶,穿着蜀锦做的衣服,笑得像朵菊花一样,喜气洋洋地给我们表演。奶奶让我从十二生肖中选出自己的属相,我选了狗。吹糖人开始从一个方向搅动一团奶黄色的热糖,热糖的下面是加热的小炉子。糖在加热中变得柔软滑腻。就像我们的搅搅糖一样,丝丝缕缕很柔顺。奶奶又从热糖中敏捷地摘下小小的一团,这个温度非常高。奶奶说她从12岁就开始学这门手艺了,因为长年从事这个活,她的神经末梢都烫的麻木了。做这活还是挺辛苦的,首先要忍受烫手心的高温,看来每一门手艺背后都有艰辛的付出。为了感受一下这个温度,我小心翼翼用手指尖触碰了一下糖团,好烫,我的手指立刻条件反射地缩了回来,并快速甩了几下,我龇牙咧嘴地说“好烫好烫”!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起来,吹糖人说:“小姑娘,你摸摸我的手!”我又好奇地摸了一下,吹糖人的手心红红的,上面有一层厚厚的老茧,因为捏糖时不能戴手套,会影响手感,所以吹糖人是赤手捏糖,经年累月有了厚厚的老茧,让她的手也有了保护层!
  • 600字 五年级 叙事
    为了更了解吹糖人的历史,我到网站上去查了资料,我看到一段历史故事:据说朱元璋为了让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就建了功臣阁,准备火烧功臣。刘伯温逃出被一位卖糖的老人救下,他与刘伯温对换衣服,逃过一劫,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从事卖糖职业,刘伯温在卖糖过程中,创造出了糖人,他创造出的糖人大多数都是小狗、小猫之类的小动物形象,小孩见了非常喜爱。许多人向他请教,刘伯温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到了现在。现在吹糖人也成为了一门绝活,会的人越来越少。
  • 600字 六年级 写景
    走在古色古香的平江路,别忘了找一找吹糖人的老爷爷,仔细看看他是怎样吹糖人的。当我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准备吹一匹枣红马。他先揪出一大团红色软糖,捏了又捏,然后对着一个捏出来的“小尾巴”吹了口“仙气”,软糖立刻变成了一个空心球,接着,他灵巧的双手又捏又拉,做好了马的身躯、四肢和头部。紧接着他又用绿色软糖做了眼睛、缰绳,红色软糖做了鬃毛和尾巴,白色软糖做了马鞍,还用这些颜色做了一个调皮的小娃娃。当把这些一一粘在一起以后,一匹活灵活现的枣红马就闪现在眼前。而整个过程竟然这么快,老爷爷一定是吹糖人的高人。枣红马刚做好,一个小妹妹就迫不及待地买了开心地吃起来。
吹糖人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