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饼作文段落(10篇)
  • 750字 初中 叙事
    建瓯光饼风味独特,远近闻名。家乡随处可见光饼店,我们学校门口就有好几家。制作光饼的主要材料是面粉,加入适量的盐水,还有搭配些肉馅、芝麻等。制作光饼的过程其实也很简单,待面发透后,手工揉细后制成饼截,再用木捶研成饼坯,直径约6~8公分,然后在饼中间打个洞,哈!一个饼坯就做好了。最后在饼坯上抹些水,贴在烧得旺旺的专用烤饼炉炉壁上,用炭火烤个十五分钟左右就成了,主要技巧在于火候的掌控。烤出来的饼色泽均匀无焦痕,饼面金黄、饼边色白,俗称“金面银边”,吃起来口感香绵、香酥可口,叫人越吃越爱吃。
  • 550字 三年级 叙事
    小的时候总喜欢站在高高的桶炉前面,看师傅做光饼。做光饼的师傅到处都有,一个案板,一个炉子就是全部的道具。光饼师傅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把放了碱水和盐水的面团摔得啪啪作响,然后分成一个一个剂子,用手左右一拍,一个小圆饼就出来了,再用一根竹签往中间戳一个小洞,就势往桶炉内壁一贴,等着吧,不一会,炉内就飘出香味来。估计差不多了,光饼师傅就用小铁铲利索地一铲,焦黄的光饼就跳出来了。
  • 800字 三年级 记叙文
    他们烤光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光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 550字 五年级
    说起光饼,它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明嘉靖年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倭寇,不想连夜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做干粮,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为了纪念戚继光,便把这种小饼叫做“光饼”。
  • 350字 二年级
    光饼圆圆的,大约有大人的手掌那么大,是用面粉和芝麻烘烤而成的。它的背面是平的,呈淡黄色,有烤干的裂纹。这些裂纹有的连在一起,有的错开,有的交叉,每个光饼的裂纹都很有个性,摸上去很粗糙。光饼正面是隆起来的,呈淡黄色,上面均匀地洒满了米色的芝麻粒。圆心深深地凹进去一个小洞,就像我们的肚脐眼。它的两面都很硬,肚子里却是柔软的面粉;紫菜饼的肚子里塞满紫菜、胡萝卜丁、肉,可美味啦!
  • 750字 三年级 写景
    他们烤光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光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 800字 六年级 叙事
    福清的光饼在福州地区百多种地方风味小吃中,光饼是最粗最贱的一种。它的原料仅为面粉、碱面、盐巴,另加一点芝麻,形状如银元般大。与抹了油加了调料的北京麻酱烧饼、江苏黄桥烧饼等相比,既无档次,又没味道。不过,不可小觑它,这光饼还是大有来头的。
  • 300字 二年级 记叙文
    光饼圆圆的,大约有大人的手掌那么大,是用面粉和芝麻烘烤而成的。它的背面是平的,呈淡黄色,有烤干的裂纹。这些裂纹有的连在一起,有的错开,有的交叉,每个光饼的裂纹都很有个性,摸上去很粗糙。光饼正面是隆起来的,呈淡黄色,上面均匀地洒满了米色的芝麻粒。圆心深深地凹进去一个小洞,就像我们的肚脐眼。它的两面都很硬,肚子里却是柔软的面粉;紫菜饼的肚子里塞满紫菜、胡萝卜丁、肉,可美味啦!
  • 350字 四年级 状物
    聪明的福清人在光饼里加进了红糟肉、竹笋,就成了名小吃“红糟光饼”。有的还特地加上用紫菜、红萝卜、肉丝加工成的馅,就成了让你闻了就垂涎欲滴的“紫菜饼”了。还有的把炸好的香喷喷的海蛎饼夹在光饼里,就又变成了闻名中外的特色小吃“蛎饼夹”!
  • 250字 二年级 叙事
    光饼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只要面粉加水,再加发酵粉和少许盐和成面团,接着把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做成又圆又扁的面饼,最后把它放在炉壁上烤,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光饼出炉了。有好几次爷爷来接我的时候,他还没拿出来我就已经闻到香味了,当我一拿到光饼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