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作文段落(10篇)
  • 1200字以上 叙事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修订本)第一册第四单元选用了四篇文章:《〈呐喊〉自序》、《胡同文化》、《〈宽容〉序言》、《〈名人传〉序》。就文体来看,它们同属于序言:《〈呐喊〉自序》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作的序言,《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作品集《胡同之没》作的序言,《〈宽容〉序言》是荷裔美国人房龙为自己的作品《宽容》作的序言,《〈名人传〉序》是法国着名作家罗曼·罗兰为自己的《名人传》作的序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序言同绪言、跋、后记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 400字 五年级 叙事
    前者如鲁迅的《〈呐喊〉自序》,后者如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序言》。语言表达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农村调查〉序言》以议论为主,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是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孙中山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把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 600字 六年级 抒情散文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 650字 高三 散文
    当人在烦恼中搜索时,他是在追逐,追逐往日的情景,想要告别它,踏上追梦的里程。一篇文章的序言告别原稿,走上了洁白的封面,追逐过的记忆似乎有些朦胧,似乎有些冷色调,如同小舟上的风帆一样,被海风吹打着;或许对记忆的追逐是开始写作的序言,是序言的前奏,也是小舟的船族精神的开始------
  • 400字 五年级 叙事
    “新买的书还没看呢,我才不要睡觉。”我拿被子蒙住了脸,边说边把“黑手”伸向了《查理九世之白骨森林》。我从枕套下面拿出了迷你手电筒。我先把书藏在玩偶娃娃下,当检查完被子里不会透出光,并且万无一失后,才从玩偶娃娃下拿出书。那时是午夜十二点,我趴在床上,手呈45度角拿着发出昏暗灯光的迷你手电筒,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图文并茂的序言,我毛骨悚然。查理九世的每一个序言,就等于一个刚看了一点点的鬼故事,既让人毛骨悚然,又让人想继续看下去。刚看开头的时候,就感觉好像有一阵阴风拂过我的身体,我努力压下恐惧,继续往下看。外面好像没有人,怎么会有搬椅子的声音,“没事,没事,一定是楼上的人在搬椅子。”我劝慰着自己。当我看到婷婷被抓走,十分紧张,担心墨多多和查理九世他们不能救回婷婷,我看到那两个教练为了自己的私欲,烧了神木后,更为气愤,恨不得捉住他们的衣领往死里揍他们,不过幸好,人都安全了。
  • 10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刚看见书名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一本讲生活的书,翻开封面,我先看起了序言。我一下子被这本书的序言吸引了过去,序言是罗伯特·巴尼特先生写的,序言讲的是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里的《我的人生故事》中所没有的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八十五岁的事。
  • 1000字 五年级 读后感
    刚看见书名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一本讲生活的书,翻开封面,我先看起了序言。我一下子被这本书的序言吸引了过去,序言是罗伯特·巴尼特先生写的,序言讲的是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里的《我的人生故事》中所没有的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八十五岁的事。
  • 500字 高二 散文
    最近看马丁伊登的时候,序言中写着,作者杰克伦敦安排马丁伊登最后以死亡来否定个人主义,可是,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在想,写序言的这个人,为什么一定以为作者这样安排就一定是否定个人主义的呢?毕竟书中有那么多赞美支持个人主义的,为什么不能以为,马丁伊登的死,是以个人主义者的身份来否定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呢?就好像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远离他一样。他宁愿选择去死,也不要留在这个不赞同的世界里。
  • 550字 初中 读后感
    最近看马丁伊登的时候,序言中写着,作者杰克伦敦安排马丁伊登最后以死亡来否定个人主义,可是,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在想,写序言的这个人,为什么一定以为作者这样安排就一定是否定个人主义的呢?毕竟书中有那么多赞美支持个人主义的,为什么不能以为,马丁伊登的死,是以个人主义者的身份来否定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呢?就好像一样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远离他一样。他宁愿选择去死,也不要留在这个不赞同的世界里。
  • 5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在不久前,我读了《小姨多鹤》一书,给我带来了无限的震撼。序言中,那些在中国的日本人逃亡的情形历历在目,一村子人集体自杀的悲壮使人心寒,为了逃亡,母亲扼死自己的孩子……悲壮无比的序言使人没有办法不感到苦难的毁灭性之大。它讲述的是女孩子们(日本人)被逃亡的人丢弃,被保安团卖掉,张俭一家买下了多鹤,小环不能生孩子,就让多鹤为他家生孩子。三个孩子叫多鹤“小姨”叫小环“妈”。多鹤一直在张家生活了下来,成为了张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