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作文(9篇)
  • 900字 初一
    于谦,一个青史留名的人物。他的浩然正气,千秋常在。在“土木堡之变”中,因为狂妄太监王振的无能,大明帝国陷入危难,于谦力挽狂澜。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曾说:“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领军队出城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看到这里,我震惊了。这意味着什么?于谦和那些士兵只有杀死敌人,才有退路,不
  • 50字 初二 诗歌
    坦坦荡荡清贫郎,沥血报国不思量。誓死卫京真英雄,赤胆忠心名永扬。
  • 650字 初一 记叙文
    明朝,有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读书人。他奉令于败军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以不渝的信念保卫了北京城,改写了明朝的历史。这个人,就是于谦于谦只是一个读书人。是的,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书生,至少在土木堡兵变之前是这样。直到那一天,尸堆满地,血流成河。王振死于乱军之中,王山亡于千刀之下,但即使是这样,还不足
  • 50字 初二 议论文
    人和清风两袖随。石灰尽碎叹傲骨,势利钱财不一顾。土木变幻总无测,身处沙场忠心耿。可怜救主战功赫,“叛逆”处死冤千古。
  • 900字 初三 写人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年幼懵懂时,初读此诗,便觉此人真是铮铮铁骨,千锤百炼却仍坚守自己的信念,形体俱灭却仍不屈服,可谓之勇士。如今,当我读懂了他,明了了诗中真意,更感其忠心义烈。那个从江南水乡中走出来的年轻人,吴侬软语,精致灵秀并没有磨去他骨子里的刚直固
  • 1200字以上 初二 写人
    山海关外浓烟滚滚,也先率领士气高涨的瓦刺军向北京城进发,在他看来明朝最精锐的军队都被他打败,城里面剩下的后备军就是待宰的羔羊。北京城内人心惶惶,朝堂上大臣们纷纷上书迁都,此时一声怒吼响彻云霄:“建议迁都这,该杀。”发言者,兵部侍郎于谦。三年前,有一个官员上京,随从让他带点东西,他笑道:“我没什么东西
  • 1200字以上 初二 写人
    山海关外浓烟滚滚,也先率领士气高涨的瓦刺军向北京城进发,在他看来明朝最精锐的军队都被他打败,城里面剩下的后备军就是待宰的羔羊。北京城内人心惶惶,朝堂上大臣们纷纷上书迁都,此时一声怒吼响彻云霄:“建议迁都这,该杀。”发言者,兵部侍郎于谦。三年前,有一个官员上京,随从让他带点东西,他笑道:“我没什么东西
  • 800字 初一
    这,便是我苦等无数日月、魂牵梦系的于谦祠吗?这,便是一代英杰的魂供之处吗?这,便是历史对于忠诚之士的回馈吗?我不禁握紧手中用了数月之功才积攒下来的火车票。秋风萧瑟,摇曳着祠庙前檐将枯的野草,仿若也摇撼了我对于生活的信念。这数年来,我尝尽了学业上的荣辱,无论身处多大的压力,却总有个声音,在内心深处鼓舞
  • 750字 初一 记叙文
    明朝,有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读书人。他奉令于败军之际,受命于危难之间,以不渝的信念保卫了北京城,改写了明朝的历史。这个人,就是于谦于谦只是一个读书人。是的,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书生,至少在土木堡兵变之前是这样。直到那一天,尸堆满地,血流成河。王振死于乱军之中,王山亡于千刀之下,但即使是这样,还不足
于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