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作文开头(10篇)
  • 1200字
    【注音】qīng zhèng lián jié【成语故事】明朝时期,清正廉洁的清官海瑞不畏强权,在担任延平府南平县教谕时,按《会典》规定不向延平府官员下跪行拜礼,获“笔架博士”雅号。他从不收受贿赂,也看不惯别的官员讲排场,主张为人正直,讲孝道,资助贫寒学士。【释义】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1200字
    乐此不疲表示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乐此不疲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故事背景西汉末年,爆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后来的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参加了。刘秀加入绿林军后,很快就显露出了他敏锐的政治才能和丰富的军事韬略,特别是在昆阳一战中,刘秀的杰出指挥,为起义军赢得决战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1200字
    导语:璞玉浑金,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成语】:璞玉浑金【拼音】:pú yù hún jīn【解释】: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 1200字
    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语出]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成语故事]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 1200字
    导语:狡兔三窟比喻事先做好防患末然的工作,免得事到临头不知如何是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汉字书写】:狡兔三窟【汉语注音】:jiǎo tù sān kū【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 1200字
    导语:六出奇计夜出子女二千人,解荥阳之围;蹑足请封齐王(韩信),以稳军心;请刘邦伪游云梦,以擒韩信;解白登之围。后以“六出奇计”或“六奇”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供参考【汉字书写】:六出奇计【汉语注音】:liù chū qí jì【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 1200字
    导语: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专心爱好而沉浸其中,从而做起事情来不觉得疲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谢谢。【汉字书写】:乐此不疲【汉语注音】:lè cǐ bù pí【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每旦视朝,日仄(zè)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闲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 1200字 初二
    狡兔三窟的典故,狡兔三窟的成语故事【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释义】三:虚指,多的意思;窟:藏身的洞穴。狡猾的兔子有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多指做事留有余地,具有多种应变能力。【历史典故】孟尝君,战国时齐国的贵族,他承袭其父田婴的封爵,被封于薛地,人称薛公,号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在齐国担任相国时,门下有数千名食客。他曾联合韩国和魏国,大败了秦、燕、楚三国,因此声名远播,威震一方。
  • 1200字
    导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已或借指设计好圈套引人上当,始作俑者自作自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谢谢。【汉字书写】:请君入瓮【汉语注音】:qǐng jūng rù wèng【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jì)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j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 1200字
    导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已或借指设计好圈套引人上当,始作俑者自作自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谢谢。【汉字书写】:请君入瓮【汉语注音】:qǐng jūng rù wèng【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jì)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j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成语故事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