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作文开头(10篇)
  •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中国学问里自有传承和坚持,小编为大家搜集了5篇“经典诵读读后感5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篇一:经典诵读读后感读书可以使我们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书香四溢、书富五车,读书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精神上拥有巨大而宝贵的财富。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相信在读书的旅途中,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屋。
  • 1200字以上 高三 读后感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小编为大家搜集了2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10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篇一: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1000字《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你们读过吗?这本书精选中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所积淀下来的经典中的精美华章,这里有最美的古典诗词。唐诗是必不可少的。在唐诗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不少历史,也找到了无数的乐趣,认识了许多扬名中外的诗人。
  • 1200字以上 初一 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观看了《经典诵读》。我喜爱中国的民族经典。经典是敏锐的目光,善良的心趣,睿智的大脑进行的缜密思维的结晶。民族经典是民族精神的主干,它让民族精神闪烁邦家。我从前将中华民族的经典视为“阴影”涤荡,但无论如何,我心灵深处总也摆脱不了她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始终受着她的启迪、规范、教化和塑造。慢慢的,我的情操受到了经典诗词的陶冶,并像种子一样发芽、成长。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国学小名士电视大赛》我认为是一个对青少年对国学经典明白的透不透彻和认识得了不了解,针对青少年的经典知识积累记得熟不熟而产生的竞赛,这场大赛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复赛的第一场及总决赛。复赛第一场的参赛选手有:一号王梦艺、二号孙荣忆、三号任家豪、四号周子靖、五号于皓凡。第一轮,我爱记诗词:第一回合关键词是风、雨。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见识,更为重要的是,阅读经典,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沿袭着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历来重视学习,重视阅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古训都彰显了中华民族对阅读价值的认识。
  • 1200字以上 小学 读后感
    经典诵读读后感300字《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讲的是:有一个人,名叫鲁滨逊,他天生喜欢航海冒险,可他的父母都想让他成为律师,所以坚持反对他航海,怕出危险。但最后鲁滨逊通过他朋友的爸爸,他最终还是踏上了一只船。有一次,他因为一场风暴,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他在那个岛上,自生自灭生活了好几十年。其中他遇到了一个朋友,他是从食人族里逃出来的,当时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给它起名叫星期五。他和星期五一起用从鲁滨逊原来那艘船上拿下来的几把枪,击灭了许多食人族的人。
  •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读后感
    告诉你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 1200字以上 初二 议论文
    一粒种子,叫做国学经典,把它播撒在心中,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有一条潺潺的溪流,叫做中华美德,让它滋润、浇灌着心田,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有一盏灯,叫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提着它走过漫漫人生,让知识在现实中灵活运用,给予你莫大的力量!诵读经典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萧抡谓说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 1200字以上 叙事
    统编版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教学设计(四)3篇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课时目标】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2.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2.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了解《诗经》,引入课题。1.简介:《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分《风》《雅》《颂》三部分。从汉朝起儒家就将其奉为经典。书中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反思)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朗读、背诵全诗。2.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3.感悟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背诵和默写这首诗;理解作者表达的喜爱早春的情感。[教学课时]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