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作文开头(9篇)
  • 1200字以上 小学 叙事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基本功,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充分发挥课堂朗读能促进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情,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强烈欲望。充分利用朗读这一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读、写、听、谈能力是我们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爱“唱读”又是农村小学生朗读的最大的一个缺点。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一字一顿,拖声呀气地唱那才叫读书。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学生不理解课文。下面几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唱读。
  •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2月初,阅览08年第一期《小学语文教师》。刊内《“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一文,笔者讲述了上海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指导学生卢雷进行《开国大典》备课的故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还未备课,贾老师第一句话就问卢雷,“课文会背吗?”卢雷说不会,贾老师立即要求他“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贾老师一句简简单单的“课文背出来了,再来找我备课”,使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 1200字以上 叙事
    家学情分析这篇课文是在学完《我的家》一课后的教学内容。在充分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验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生活的愉快,激发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课文读后感700字篇一_读《卢沟桥烽火》有感这篇文章让我心中燃起一股熊熊燃烧的怒火,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哪!事情也的确在真实的世上的历史上的六十八年前的那一页上出现过!事情要从六十八年前说起了,历史的风,吹到了1935年被冰雪覆盖,悲痛岁月里冷飕飕的日子里。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了它的魔掌,伸向了我们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居然畏于帝国主义的淫威,准各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来满足这当时的一切。
  • 1200字以上
    《薛谭学讴》告诉我们学东西不能半途而废,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下面是语文迷网为大家整理的课文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篇1:《薛谭学讴》读后感400字今天上作文课,我们学习了《薛谭学讴》这篇古文,我知道了薛谭他虽然自满,但知错就改。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薛谭向秦青学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本领,但自己认为已经学完了,于是就要回家,秦青没有阻拦,并设酒席为薛谭送行,在这时,秦青唱起了歌,歌声振动了树林,遏止住天上的云彩,薛谭自愧不如,继续学习,一生都不敢再提回家的事了。
  • 1200字以上 二年级 叙事
    必背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诉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有什么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妈妈有个放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 1200字以上 高中
    高中语文抒情课文素材成功利用的精美作文范文「 荷塘月色 」1、心灵一荷塘月下,秉一支心烛,驻足荷塘,静观游鱼拨动水的涟漪,轻闻荷花细瓣上的幽香,聆听小草休憩时的呼吸,还有那里星月的私语……就在这月下,赏玩花间,徘徊池上,看点点流萤,数丝丝落蕊,别有风情。当朝阳升起的时候,停下你疾驰的脚步,留心一下你周围的点点美丽,毕竟花瓣留不住露珠,朝霞锁不住清霜。不要总是为物质的享受而不停的奔波,心灵也需要沐浴阳光,也需要觅得一处宁静。所以,当我们埋头苦干至深夜时,我们也应该给自己的心灵一个自由的广场,去感受月下独步,去领略心灵的轻松。
  • 1200字以上 二年级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六)《语文园地七》写话-我想养的小动物人教部编版《我想养的小动物》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本次写话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中的写话,是本册的第三次写话,也是最后一次写话。本次写话练习紧扣第七单元主题,围绕动物展开,本单元阅读课文《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和《小毛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动物的不同特点,为学生打开了写话的思路。此次写话要求写清楚想养什么小动物,写自己养小动物的理由,鼓励学生多写几条。低年级写话,重在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写话能力。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1、按课文内容填空。5.《七律·长征》《七律·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这首诗是围绕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来写的。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金沙江和大渡桥代表,而“千山”则是以五岭和乌蒙为为代表。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发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的诗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