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作文开头(6篇)
  • 700字 初中 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认真读完《成语故事》这本跨越古今,纵横国内外,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的书。我深深地陶醉在每一个成语故事中,意犹未尽。成语是一种形式简洁、意义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我了解到成语故事,我了解到成语故事有的来源于经典文学作品,有的来源于流传千百年的历史故事,有的日常生活语言的结晶。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这本书,我了解了很多人生道理,并坚定能在今后生活学习中灵活应用。
  • 600字 初三 叙事
    [作文]成语故事:如火如荼成语故事:如火如荼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 650字 初三 叙事
    好大喜功成语故事【注音】hào dà xǐ gōng【出处】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 宋·罗泌 路史·前纪 卷四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新唐书·太宗纪赞【解释】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人浮夸
  • 650字 初中 读后感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读后感作文100字王浩晨阅读第168天《路边的李孑树》古时候,有一个叫王戎的孩子,聪明伶俐,特别喜欢动脑筋。小朋友平时可要多动脑思考,千万不要被-些事物的外表欺骗了!戴彦铮阅读第187天:《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人,因为贪得无厌,使自己失去了很多。所以我们不能像守株待兔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在那样。等待时间,浪费光阴。
  • 1200字 初二
    狡兔三窟的典故,狡兔三窟的成语故事【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释义】三:虚指,多的意思;窟:藏身的洞穴。狡猾的兔子有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多指做事留有余地,具有多种应变能力。【历史典故】孟尝君,战国时齐国的贵族,他承袭其父田婴的封爵,被封于薛地,人称薛公,号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在齐国担任相国时,门下有数千名食客。他曾联合韩国和魏国,大败了秦、燕、楚三国,因此声名远播,威震一方。
  • 900字 初三
    隔岸观火的典故,隔岸观火的成语故事【出处】(唐·干康)《投谒齐己》。【释义】隔着河看失火。比喻置身事外,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历史典故】公元202年,袁绍一病不起,继而去世。三个儿子开始了争权夺利的斗争:长子被摒弃在外,权力由次子接管,幼子支持这一决定,长子当然不买账,为此,袁家兄弟开始内斗。曹操把他们兄弟的内讧看成是一次机会,于是发动攻击。然而,他的威胁使袁家兄弟把争斗置于一旁,团结御敌。曹操撤回,留给袁家兄弟更多的时间酝酿内战。袁家兄弟又各持己见,战争逐步升级。此后3年,曹操充分利用了袁家兄弟的不团结,占领了他们的部分领地。
成语故事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