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作文开头(8篇)
  • 450字 高二 日记
    刚刚在听一本关于拖延症的心理学的书,才听了第一节,就微有感触。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爱拖延的心理,其实从某个方面来说,也许正是拖延症的强弱程度,拉开了我们每个人成就的距离。想起以前做暑假作业的时候,刚放假那些天,总想着先等等,反正还有那么多天的假期,作业也不多,到时候再做了。于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仍其多,快乐玩耍的时光更是容易流逝,然后,终是在父母的催促指责中,低着头锁在房间里,赶在假期结束前完成作业。
  • 900字 高二 议论文
    在当今社会,喊着自己有拖延症的人太多太多。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个拖延症晚期患者,暑假作业一定要拖到最后几天才开始动笔,考试划分的重点也一定要在考试的前半个小时才开始背诵,明明知道自己不是突击型选手,可是为了不那么早就接触到令人痛苦的事件,当苦果尝多了,我也开始反省,我到底能不能战胜拖延症。首先,我思考了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拖延
  • 750字 高一
    用“V”型水杯喝水,若不尽快喝完,便只好一直握在手中,耗时费力。如此拖延,何苦呢?人往往这样,在拖延中浪费了阳光,蹉跎了岁月。那为何不时刻铭记“今日事,今日毕”,向拖延说不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纵观古今之成大事、立大业者,莫不能高效成事、拒绝拖延的。有家贫抄书、计日以还的宋濂;有严于律己、每日写100大字的周恩来;还有站着写作的大文豪海明威……他们无一不是向拖延说不的楷模。
  • 500字 高中 叙事
    拒绝拖延,立即行动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拒绝拖延,立即行动,感谢您的阅读!"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句话道出了立即行动的重要性,生活中我们不乏存在拖延的现象,可能我们早已习惯也没有意识到拖延的危害性,认为"慢性子"是井井有条,"火急火燎"是浮躁。如果你拒绝拖延,立即行动,你会发现其实更省心省力,效率也提高。
  • 700字 高三 议论文
    时间是最公平的,它给每个人24小时。时间也是最不公平的,因为他给每个人只有24小时。我曾想在汹涌的时间洪流之中抓住一些转瞬即逝的光阴,却都因拖延在指尖流走,所以从现在起,把握青春,拒绝拖延。“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正如现在拖延症已成为很多学生党,上班族的通病,“间接性踟蹰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这句网友的总结语言,看似有些夸张,实则一针见血,反映了最真实的情况。青春气贯长虹,勇敢盖过怯懦,进取压倒安逸,不用再为昨日而懊悔,只需把握青春,拒绝拖延
  • 800字 高三 说明文
    生活在这个忙忙碌碌纷繁复杂的世界,可能对于许多朋友来说,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习惯性的拖延,可能人就是这样,凡事总喜欢拖一拖,不到最后关头,就是不想去快一把,当然有的人办事迅速,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会有拖延的小毛病的。但是,正是这个看似小毛病的习惯,却可能极大的阻碍了自己的人生走向成功,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因为拖延的坏处太隐藏了,好像什么都在做,只是稍微慢了半拍而已,但是人的一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如果凡事都比别人慢半拍,一辈子几十年下来,拖延的效果可能就非常的明显了。
  • 450字 高三 叙事
    拖延症也许当我们真的能够安静下来,安心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会发现我们现在满腔的后悔都是对于过去的不真心。原来当我们真的静下心来去做的时候才会发现其实这些事情从来都没有这么难,只不过是因为我们不敢去做,还总是在脑海当中胡思乱想,才把这些难度给提升了,感觉自己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可以去解决,可是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样。
  • 900字 高三 散文
    作者:裴辰瑜  年级:高三    在不断被分心的社会大剧场里,辛辣奇突如电影般刷刷掠过,人们抓不住时间的尾巴,却总想让时间慢下来。于是大堆的拖延症患者随着变化的浪潮探露出头,意在享受生活的本真和美好。但我认为,关于拖延症患者的自嘲,只是为自己又懒又平庸的状态做的自我美化。  叔本华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与多人为之拍案叫绝,以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态,将“庸俗”二字的标签,贴在群体之上,仿佛只有自己才是真正在生活的人。然而,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孤独的呢?只怕大部分和着调的人,既孤独又庸俗。他们也许渴望进入更好的圈子而不得,他们也许不会交际,他们羡慕好的生活,有欲望,却以此为托词,为自己的不得意缝制遮羞布。  以自嘲患有“拖延症”来抵挡社会发展的洪流却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守着自己的四方空间,我们理解。这是弱势群体对其自身的一种保护状态,算是对那种以成功为得地的一些急躁社会氛围的拨乱反正。  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条件所限,终以“不可惜,不艳羡”作为安慰剂,让自己满足于不尽如人意的当下,不断拖延应该做的事情,真的是对的吗?  主观上的终止焦虑,真的可以一劳永逸地让焦虑消失吗?  废柴状态的拥簇者们以傅园慧的拖延状态作为行事标榜,但他们或许从未了解傅园慧因已使出了“洪荒之力”才可以在赛后摆手说着“不在意成绩”。而那些实打实的“癌症患者”,只能瘫在床上,连摆手的力气都没有。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说:“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拖延综合征”的患者因从未体验过不拖延的高效性和有序性而习惯地平庸下去。“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她在后面说道。持续性的拖延,会让习惯上的错误态度变成无药可医的病症,且在极度更新的社会中,若固执地拖延,在不久的将来,恐怕也只得落得个被世界抛弃的下场。  人生可以有放松,但绝不可以放纵。卡夫卡曾言,目的虽有但无路可寻,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拖延症”只是人生道路上一块顽固的绊脚石,实质上他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但决定性在于你是否愿意战胜自己的懒散心理,在追寻目标时,不要因为周围的荒芜,忘记拓荒时的初心。  生命短暂,你所经历的每一个瞬间都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那何不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追寻更多的美好呢?否则,仅停留在细小极微的事情上,让美好白白流失,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