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作文开头(10篇)
  • 550字 五年级 叙事
    读《成语故事》后感期末了,我被评为三好学生,为了开卷有益,学校奖给了我一本《成语故事》,我就决定,在这个寒假里,读完这本书。一翻开书,我就有点“望而生畏”,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一共有86个成语,并详细写了成语的溯源、成语释义、注音、成语故事、近义成语、反义成语和靓句,读练结合,还在成语后面编写了练习和思考题目,这样我就提高了阅读效果,加深记忆。
  • 500字 六年级 叙事
    成语故事大赛现在开始”。主持人嘹亮的声音在教室上空回荡着。接着,鲁老师说:“下面请第一组选手上台。”我是第一组的成员,便和大家一起上台抽签。轮到我了,经过我的精挑细选,终于抽中一张。妈呀,这竟是我最不会说的一条成语故事――“闭门思过”。我心想:苍天呀,这也太不公平了吧!没办法,我只好翻开成语书,临时抱佛脚喽。
  • 450字 六年级 状物
    成语故事大赛现在开始”。主持人嘹亮的声音在教室上空回荡着。接着,鲁老师说:“下面请第一组选手上台。”我是第一组的成员,便和大家一起上台抽签。轮到我了,经过我的精挑细选,终于抽中一张。妈呀,这竟是我最不会说的一条成语故事“闭门思过”。我心想:苍天呀,这也太不公平了吧!没办法,我只好翻开成语书,临时抱佛脚喽。
  • 600字 初三 叙事
    [作文]成语故事:如火如荼成语故事:如火如荼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 5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直言不讳成语解释: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近义词:直抒己见、心直口快、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和盘托出、全盘托出反义词:隐晦曲折、旁敲侧击、隐约其辞成语故事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交战,史称淝水之战。在战争中,前秦军表现出外强中干的特点,节节败退。晋孝武帝大喜,命令熟悉北方情况的刘波到北方镇守,统率淮北各军。可是此时的刘波正身染重病,闭门不出。
  • 650字 初三 叙事
    好大喜功成语故事【注音】hào dà xǐ gōng【出处】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 宋·罗泌 路史·前纪 卷四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新唐书·太宗纪赞【解释】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人浮夸
  • 1200字以上 高中 叙事
    导读:本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四面楚歌的成语故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 1200字以上 小学 叙事
    中小学语文高频考点100个成语故事及注解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注释]致:尽,极。志:志趣,心意。[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 450字 六年级 叙事
    邯郸学步是一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燕国人走路的样子十分难看,燕国有一个年轻人听说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十分优雅,就决定学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可是怎么学也学不会,于是他就放弃原来走路的姿势,一心一意学邯郸人走路。结果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忘掉了,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也没学会,就只好爬着回家。初次读这个故事,我觉得燕国人真是太傻了,哪能这样生搬硬套学别人走路呢!但后来仔细想一想,在学习中、生活中,邯郸学步的人还真不少。
  • 1200字以上 四年级 叙事
    语文园地五·成语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手不释卷”这个成语的出处。能熟练地复述故事,理解课文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手不释卷”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准确地使用。教学重点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准确地使用。教学难点能准确地使用“手不释卷”。教学过程一、积累成语,导入新课
成语故事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