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作文开头(8篇)
  • 8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总以为那种刻骨铭心的母子情是小说中和屏幕上才有的,可是有一件事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人类感情的伟大,这是一种超越母子情的“母子情”。那是小镇展销的最后一天,天有些冷,但街上行人却依然来来往往,热闹非凡。我也百般无聊地闲着,其实我对热闹一向没有兴趣,何况风也挺紧的,于是便打算回去。刚转身,忽然觉得身后一下子变得异常寂静,回头一望,呆了,这是何等感人的场面一个中年男子推着轮椅,上面坐着一位老妇人,轮椅左侧走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少妇。
  • 800字 六年级 看图作文
    《中国电视报》上的一幅图片《母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画面上是两对母子,主架部分是一个擦鞋女工正在为一个男孩擦鞋,她身上的衣服已经褪色,一双粗糙的大手卖力地工作着,额前的发由于忙碌而滑落下来。女工用布袋背着自己酣睡的婴孩,那孩子脸上有明显的泥渍。男孩的母亲衣着时尚,正提着包悠闲地等待。 艺术效果的表达源于对比,这幅画通过三组对比凸显主题:孩子的对比,母亲的对比,母子的对比。
  • 6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读了《下辈子还做母子》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后,我已经泪流满面了,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故事中的赵丽云、江小迪是母子,儿子江小迪不幸换上了不治之症,母亲赵丽云知道后强忍悲痛,一边教儿子读书,一边寻医问药。为了不让孩子因病痛而放松学习,他经常安慰江小迪,并设计了“鲤鱼跃龙门”的方法来鼓励儿子。如果将小弟的成绩得了“优”,就会有一条鲤鱼跳过龙门。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这种爱,不轰轰烈烈,却感人肺腑!
  • 450字 高三 散文
    我有两个宝贝儿子,您一定会想,哇,两个,是不是超生了,不是,他们俩长得一模一样,是在一个胎盘里孕育的,也就是他们是一对同卵双胞胎,也注定了他们从出生到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再也离不开彼此,因为他们永远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象山一样,这一切也意味着带给他们生命的母亲—我肩负着比别的母亲更艰巨和更博大的任务,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多险恶的困境,幼小的他们还不会完全保护自己的漫长的日子里,他们只有一个最大的心愿—永远不彼此分开另外一半,在这条充满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异常苦难的日子里,用我柔弱的身躯、顽强的意志、平和似水的心态,一路走来,我们母子的情感象山一样高、海一样深,平常人通常无法想象,一路走来,我甚至用整个生命保护着他们,在这条人生道路,在这条母子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他们带给了我巨大的精神财富,同样困苦的日子也给他们带来了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尽管曾经艰苦无比,我们却是快乐的,我们的内心都充满着幸福的,因为“天道酬勤”,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 1200字以上 一年级 抒情散文
    山东省济南市 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第三小学六年级三班 范瑶瑶春寒乍暖,一部歌颂伟大母爱的新片《下辈子还做母子》来到了我们济南,星期四老师拿着一叠电影票对我们说,星期六星期天两天,历山剧院为我们播放一部影片,名字叫下辈子还做母子,据说影片很感人希望同学们去看一下……星期六我早早的来到历山剧院,静静的坐着,等着,影片开始了,全场非常寂静,观众们都认真的看着。
  • 1200字 初一 观后感
    春寒乍暖,一部歌颂伟大母爱的新片《下辈子还做母子》来到了我们济南,星期四老师拿着一叠电影票对我们说,星期六星期天两天,历山剧院为我们播放一部影片,名字叫下辈子还做母子,据说影片很感人希望同学们去看一下……星期六我早早的来到历山剧院,静静的坐着,等着,影片开始了,全场非常寂静,观众们都认真的看着。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母亲如何帮助身患绝症的孩子提高生命质量的故事,取材于发生在广州的一个真实故事。
  • 5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来世我们还做母子!”这是电影《下辈子我们还做母子》中一位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母亲所说的话,这部电影讲述了这位母亲如何帮助身患绝症、只有短暂生命的孩子——小迪认识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故事。身患绝症的儿童——小迪的生命非常短暂,虽然,同龄病人的死亡和病魔的折磨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肉体压力,但他的父母却给他带来了极大地鼓励和超出常人的快乐,致使小迪坚定了努力活下去的信心。
  • 1200字以上 高二 书信
    亲爱的龙应台母子:  你们好!  “安德烈在沉思着什么?和您的生活点滴吗?”看着封面正在咬着手指的安德烈,这个问题总会浮现于我的脑海。  里面的书信集,让我看到了您和安德烈这三年的成长历程。安德烈在十四岁的时候,您离开了欧洲去台北任职,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十八岁了。  您也在《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中说过:“我极不适应——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也正是那时候,你觉得:“儿子‘爱’我,但并不‘喜欢’我。”  您在那时候就已经要决定放弃十四岁的安德烈,去重新认识十八岁的他。安德烈的玩世不恭、黑色幽默与认真,您的研究与知性怀疑,让我真实贴近了您们这三年的生活交流。  另外,安德烈,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一个四年未见到父母的孩子,加上中西文化的差异,你难免会觉得母亲已经不认识你了,你和妈妈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你甚至说过:“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虽然你带着一点仅存的叛逆责备妈妈,却无法忘记你这三年和妈妈的书信生活。  ‘一次又一次的越洋电话、一封又一封的电子邮件、很多个深夜凌晨的在线对谈、无数次的讨论和争辩’,让你觉得和妈妈有了连接的“份”。  三年,真的不短。你们最真实的手印,刻下了你们的生活与回忆。  但你们也许知道,这些真实的三十五封信与电子邮件、通话记录,感动了无数和儿女有阻隔的父母。但你们也许不知道,这些真实的书信也同样感染了和父母没有办法交流的我们。  龙应台妈妈,您“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而身为儿子的我也同样深切的认识到:我理解了父母对我的苦心,理解了他们‘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和我的‘叛逆’。  这是《亲爱的安德烈》起了作用,这是心理起了作用。  书信,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到现如今成为了您们交流最有效的的工具。我记得在我‘小升初’的时候,我爸爸看到我秉烛夜书后,也多次趁我睡着的时候写小纸条,然后塞进我的书本。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这些话语,都会觉得很感动、很温暖。  那次我参加竞赛,结果出来了,我考得很不错。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坐在父母的身边,想起原先的一切努力,我开心地哭了:“想不到这条路,走得那么辛苦。但我,还是过来了……”  于是我跑进了自己的小屋。过了一会儿,爸爸进来了,他塞给我一张纸条又走了出去。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儿子,你这些天受的苦,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有什么事儿都要和爸爸妈妈说,因为爸爸妈妈也会对你有所帮助。”这回我是真的哭出了声音,因为这也是我和父母的书信史。  有些话当面说不出口,我和父母又何尝不是以书信来交流呢?  渐渐地,我和父母之间有了代沟。上了初中以后,我们就开始相互交流,‘书信史’虽结束了,但‘交流史’却接踵而至。我喜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能理解我,并且很开明。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我也让我的父母看了看,他们也得到了许多启示。  谢谢龙应台母子的这本书,您们让我们大家懂得了最简单的问题:“和心爱的人沟通,是可能的!”  (在此,我呼吁所有的父母:要‘认识’自己的子女,学会和子女沟通。也呼吁所有的子女:要‘理解’自己的父母,学会和父母交流。祝所有的家庭幸福和睦,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