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作文开头(10篇)
  • 1200字以上 初一 散文
    竹与松、梅生于寒冬时节,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传统文化赋予的内涵而 被誉为“岁寒三友”。然而,自古至今,竹以君子之风骨与梅、兰、菊并列花中四君子,其特有的品格和气节被世人赞誉且效仿。那么,借喻竹的品格与风骨来咏物言志的情结是否将其君子之风极致诠释呢?走进竹与人的不同世界,在不同的环境下来解读竹之风骨。以竹咏志喻人诠释竹之品性。
  •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一】落梅风骨错过了桃红梨白,错过了绿肥红瘦。采菊东篱下,一锄落英,一筐秋风,两瓢冷冷的夕阳。闲来无事,静坐溪旁,聆听飞花落水,清风入怀的声音。山水是画卷,残阳是闲章,越是水瘦山寒,秋越是有了她的风骨。一幅画,一章字,一首歌,一篇散文,也宛若有了秋的风骨,沉稳沧桑,温润奇绝。喜欢读白落梅的文章,更喜欢白落梅这三个字,总觉得是那么美,那么亲切,仿佛前世见过似地。
  • 1000字 初三
    我曾将书画双绝的宋徽宗视为君王中的清流,为着他那份文人的风骨。却又在后来发现,他不过是个华宫堆砌出来的帝王,有着足够的资本去将他对书画的兴趣养到极致。之前以为的那份风骨,在他身上我再未窥得分毫。后来渐渐明白,这是因为他其实并不真正懂得文人。他画出了文人画出的画,写出了文人写出的字,他以为自己将这些做到了极致,便是个极致的文人。可是他忘了,文人首先要有一双眼。这双眼能看清自己,看清家国,看清每个人柔弱皮囊下那颗坚定的、不断跳动的心。这双眼在心上,有了这双眼,才有了文人的风骨
  • 1000字 初三 散文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蜀地就有“天府之国”这个称谓!物尽风华,人杰地灵,自然也不会缺少美人佳话。在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汉唐风骨”是最令我们华夏子孙引以为豪的一页,仅汉一代就有:治有文景之治,路不拾遗之素雅、风范,武有武帝之功勋,驱胡于莽莽之荒野。所以生活在这样的朝代里,自然也会有惠于民,桑者也罢!士者也好!别是一番风骨在心头。
  • 1200字 初三 散文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蜀地就有“天府之国”这个称谓!物尽风华,人杰地灵,自然也不会缺少美人佳话。在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汉唐风骨”是最令我们华夏子孙引以为豪的一页,仅汉一代就有:治有文景之治,路不拾遗之素雅、风范,武有武帝之功勋,驱胡于莽莽之荒野。所以生活在这样的朝代里,自然也会有惠于民,桑者也罢!士者也好!别是一番风骨在心头。
  •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散文
    江山千古,文章锦绣。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代有才人出。不论是纵横捭阖、周游列国的谋士之流,还是出使边塞、穷困潦倒的使臣,也或者是归居田园、退隐江湖的菜农。都有其自己的为人处事哲学,都有自己信奉的“金科玉律”。古往今来,为文者甚多;有文人风骨者甚少。放眼望去,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这其中朝代更替、历史变迁,远至《诗经》,近至现当代文学,其中舞文弄墨者数不胜数,然真正有风骨之人,屈指可数。
  • 1200字 初二 散文
    又是一场秋雨过了,秋风渐紧,挨着秋天的裙裾坐下,在欧阳修厚重的秋声里解读落叶。一片、两片、三片……落叶就这样怀揣着一颗恬淡从容的素心,再走完了一个生命的旅程之后,悄然而落。落叶总给人一种成熟的敦厚的爱与被爱的美感。即使一片不起眼的落叶,只因了她生命中的意蕴,便也有了“浩然养正气”的风骨与“静思观大千”的胸怀,落叶坦荡,自现柔情与风骨
  • 1000字 初二 议论文
    错过了桃红梨白,错过了绿肥红瘦。采菊东篱下,一锄落英,一筐秋风,两瓢冷冷的夕阳。闲来无事,静坐溪旁,聆听飞花落水,清风入怀的声音。山水是画卷,残阳是闲章,越是水瘦山寒,秋越是有了她的风骨。一幅画,一章字,一首歌,一篇散文,也宛若有了秋的风骨,沉稳沧桑,温润奇绝。喜欢读白落梅的文章,更喜欢白落梅这三个字,总觉得是那么美,那么亲切,仿佛前世见过似地。
  • 1000字 初三
    春蚕死了,却留下了华丽的羽裳,那羽裳便是禅的痕迹;夏荷长了,却留下了溢清的芬芳,那芬芳便是荷的痕迹;冬梅落啦,却留下了“玉雪为骨冰为魂”的风骨,这风骨便是梅的痕迹……时间向来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正如朱自清先生曾写过的一句:“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出生到现在也有十三个年头了,虽没有做过象朱自清所认为的“痕迹”,但我认为,在这十三个春秋里,“游丝样”的痕迹一定是有的。
  • 650字 高三 说明文
    春蚕死了,却留下了华丽的羽裳;那羽裳便是蚕的痕迹。夏荷残了,却留下了溢清的芬芳;那芬芳便是荷的痕迹。秋菊谢了,却留下了“人比黄花瘦”的感伤;那感伤便是菊的痕迹。冬梅落了,却留下了“玉雪为骨冰为魂”的风骨,这风骨便是梅的痕迹。 当雪花满天飞舞;当空中云卷云舒;当大海潮起潮平;当庭前花开花落;大自然用昼夜四季向我们诠释更替,又让万物都留下它们自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