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人生
近来,我在看旁人甚至看电视里的人物时都在内心里不动声色地想着这些问题,想知道在人们形形色色表面之后的思想到底是怎样的。我认为,思想是人禽之辨的最大标志,是人生价值的“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思想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而“其本乱,则末治者否矣”。所以,一个人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丧失了思想。痴人空洞的眼神,疯子狂舞的肢体,他们只是用一具没有灵魂的肉身参与了这纷繁复杂、百味杂陈的人生盛宴,他们终究无法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去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思想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重要,甚至有贵于生命。所以,推己及人,不能去伤害他人的思想就成为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一旦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人生价值就要大打折扣,甚至毫无价值可言。
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撮人好像未脱离动物攻击的本性,不时地就会侵入他人的思想领地。这些人轻则挖苦嘲讽以扰乱他人的思想,重则压迫驱使以控制他人的思想,更有甚者发动人身攻击,直接毁灭了他人的思想。如果说这一撮人如此明目张胆地去伤害他人的思想是一种蓄意“明杀”,那么,其他间接伤害他人思想的就是一种阴谋“暗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看那些“民困不知救,盗起不知御”的“昂昂乎庙堂之器者”,鲜衣怒马却不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每天乐在其中的是琢磨着如何让一己之私获得更大的满足。这样的厚黑行为表面上也只是职业道德沦丧,但深究其后却是严重违背了纳税群体供养他们的初衷,亵渎甚至抹杀了黎民百姓希望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这些人处心积虑地想以伤害他人的思想来成就自己的思想,却不知在思想上也存在着力的反作用。除了因为伤害了他人的思想会反弹回程度不一的反作用力外,其最大的致命反作用力,就是自作孽地搅浑了自己那个受之于天地原本也是自然纯洁的思想世界。浑浊不堪的思想使他们只知与人争斗唯利是图,一生的忧乐都只是囿于动物本能的习性;他们忽视了人生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错过了享受思想境界上升华的机会。他们的人生志趣南辕北辙,错把妖艳的罂粟花看成了天山上洁白的雪莲,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此,对此只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唉,其实我也不想去伤害他人呀!可是没办法。”对于别人的指责,有人声声长叹,满腹冤屈,“做这些东西一点意思都没有,可是不做又不行。”“那人实在无法理喻,但没办法,不听他不行呀。”“要是有钱,我肯定辞职不干了!……与那些伤害了他人的思想不以为耻还自以为得了便宜而沾沾自喜的人不同,这类人其实知道自己思想的问题,只是“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其思想与行动最终相背离了,人生最无奈的莫过于此。
点评: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思考人生
什么是思考?我们该思考什么?思考的真谛又是什么?因为思考,所以生活不再单调,不再空虚。
悬崖边,一颗飞翔的心坠落了,那是小鹰的尸首,不管生与死,他们跳下去了,因为若不敢跳,他们又怎能体会搏击长空的快感?不论结果如何,至少他们认真思考过了。
海面上,一个美丽的梦破灭了,那是鹏鸪的身影。不顾结果怎样,他们毅然选择了搏击海面。他们思考过了,若不这样做,将永远无法体会征服海洋的幸福。
蜜蜂找不到出口,你可以说它愚蠢,但它思考过了,光明永远是它追寻的梦。每一次的撞击瓶底它们都全力以赴,他们思考过了,黑暗不是它们要追求的,即使它们死了,但这是壮烈的死,只因为他们思考过了。
苍蜂找到了出口,你可以说它苟且偷生,但它思考过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走向黑暗,那是他们的权衡之计,它们思考过了,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他们是聪明的家伙,因为他们懂得思考。
蜜蜂也好,苍蝇也罢,即使它们的结局截然不同,但那是它们思考过后的选择。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生离死别,而是一味盲从,人云亦云,毫无头脑可言。孩子经常说,花儿是红的,夕阳是蓝的,小草是绿的。其实这又何尝不对呢?色彩本就是人为规定的,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它们就是那样的。而大人往往绝对化地教孩子,这会使孩子缺乏思考,缺乏创新的。
正因为伽俐略的思考,才有了日心说之诞生;正因为有了菜特兄弟的思考,才有了飞机的出世;正因为有了袁隆平的思考,才有了杂交水稻的出现。思考的魅力不在于结果如何,而是在思考中,思想与思想的碰撞,精神与精神的感观。
灵魂,因思考而更加充实;头脑,因思考而更加灵活;人类,因思考而更加聪慧!
相关推荐
-
思想开学近一个月了。生活依然不紧不慢,不愠不火的继续着。看着初一新生一张张略带稚嫩的面孔,感觉到年华正在渐渐苍老。像从指缝间下落的雨水一般无从捕捉。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我就会想,以后会记得的美丽到底是快乐的还是痛楚的。然后独自看着这片天慢慢亮起来。初三就这样摆在了我的面前,开学的第一天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没有传说中地狱般的黑暗,熟悉的声音熟悉的笑脸熟悉的感觉。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一切一如从前,以为我还可以像以前一样大把大把的挥霍时间挥霍青春。我高兴的把这一切说给Amy听,她一脸认真的看着我说初夏,你一直只知道关心别人的变化,却不知道变化最大的就是你。你看看你桌上的习题册做了多少了,多的吓人!脑子里飞速扫过这一个月来的生活,想起昨天爸爸一脸怀疑的问我这个月的电话费怎么突然少了那么多?想起课间时不再捧着漫画看,想起上课的时候不再睡觉不再偷偷发短信不再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想起不再随心所欲地做作业,想起不再每天放学后在街上转悠,想起不再每天盯着帅哥看,想起不再花太多时间在衣服上,想起很长时间没上网,没写BLOG,没听歌,没看蜡笔小新。心生生的疼起来。我每天穿着规矩的校服,干净的白球鞋,背着双肩包踩着地上的落叶穿越小城熟悉的街道奔走在学校和家之间,不再东张西望不再踏着铃声进教室。做一本一本的习题册,背似乎永远也背不完的英语单词,上课记漂亮整洁的笔记,认真做每一科作业,然后按时交给老师,写有头有尾有内容且思想积极向上的作文。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同样的旋律。600字 初三 书信
-
思想人生旅途多山峰,云遮雾障看不清。目光短浅难行走,思想长明可做灯。50字 初三 诗歌
-
升华思想我推开了窗户,抬头仰望,星星独自守在夜空中。望着满天的繁星,不免多了些许感动,至少还有你们在陪伴我。现在的心情,彷徨也茫然。记忆中,总是钟情于叶子,无论是新叶还是残叶,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新叶,爱与惊;对于残叶,怜与惜。而今,每当我无意瞥见一片树叶时,泛上心头的只有愤怒与凄凉。有时,我甚至不敢直视它,我恐慌,我怕这片片树叶儿会扼杀掉内心深处那微弱到接近渺茫的希望。坐在台阶上,想哭,可耳边总回荡着:我是人,我要为自己而活,不是为别人,为这一点小事哭,不值得,太不值得。努力让自己不要想,让自己开心,可为何,为何那句话总是浮在眼前,无力赶走:“她,如一片叶子,遮挡了你们的视线,模糊不堪,只要把这片不禁风雨的叶子拿掉,你们的眼前将会是一片大花园……”难道,我就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中所提起的叶子吗?或许是吧,至少在他心里我就是那样的。我逃避着,回避他们的眼神,收敛起自己的言语,让原本积极的思维收敛了起来。开心,或许有过,入手即发,不开心才是生活的常态,何况我连看泡沫剧都会流眼泪,又何必苛求自己生活在愉悦之中呢!所以,我懂得:每天都如一杯鲜牛奶,新鲜甜美;若每天都重复做一件事,周而复始,便会似一杯放置已久的牛奶,恶臭,令人做呕。如今,我放开了许多,心境也豁然了……好在,我们的故事不长,留下的伤痕虽是清晰,但足不至深,寻着这一路的踪迹,我退出了万丈深渊,心灰意冷的我,终于了却一个心结,心,欣慰与安然。今晚,孤灯月影,完成一个纯白的愿望后,期许着下一个艳阳天。尘封的记忆在飘零的日子中,落下帷幕,正如刚刚想起的烟火,逝去如花,点缀星辰,闪烁着的光芒依着风声,带走了我这一片微弱的叶子,见见黯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于落叶落花,此时此刻,我心产爱与怜,惜与惊。就像平仄的诗篇,令人回味无穷……有心,晴天便在,也请你,浅笑天涯。风吹过,叶子,随风飘……750字 初三 记叙文
-
思想论世界有许多国家,因为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形成了阶级之差,使处在不同阶级的人们的思想也产生了分歧!大家是否知道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所国际的学校中,一天,老师说:“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讨论一下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就其他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结果,同学们无言以对,当老师进一步追问的时候,美国学生说:“老师,什么叫‘其他国家’?”欧洲国家学生说:“什么叫‘短缺’?”非洲学生说:“什么叫做‘粮食’?”而中国学生怯生生地望着老师说:“什么叫‘自己的想法’?”美国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在那里,有各国的精英,它虽是由英国分出的,但是科技却领先于英国,在美国人眼里,自己的强大以满富余他们,他们眼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能与他们媲美由此理至于美国学生的眼里根本没有其他的国家,但他们可知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道理。欧洲是富有的,在那里很少有会有++年在++街头饿死++人,在那里人们的生活总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个人的钱包即使不是鼓鼓的,也不会有空的时候,看街上来来往往的小轿车,那一座座的摩登大厦,便可知道欧洲人的生活富裕。事物有利有畀,欧洲人永不会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非洲贫困地区多少人民饿死街头,在那里一粒米,一滴水都是如此珍贵,甚至是用血汗换来的,每个非洲人民可谓对珍贵体会的淋漓尽致。以上不理解“其他国家”“短缺”“粮食”都是不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不理解“自己的想法”。中国人不理解什么叫做自己的想法,也许是受封建文化的渲染,古代有个“夫唱妇随”嘛,如今要延续到改革开放,八零后的炎黄子孙们,也要学学,别人人口既开,言则对!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听话?思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思想乃国家之魂魄。。。。600字 初三 书信
-
新思想第一篇:书中文章,构画万千,带你文游宏伟景色,让你更加惊心动魄。人活世上,终有结束。这是人不可避免的。人们通常到十二岁以上,才渐渐的知道。而后,人的内心世界,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变化,是恐惧,还是克服。人生在世,岁月漫长,死为何物。通常人们说到死这个字,都会被别人说不吉利。其实这是人们一个逃避性的问题,因为死是个无知的世界,充满恐怖。这也造成人们心理上一个长期问题,这需要一一克服,有的人困扰一生,难以真活。时间淡忘,时而想起。始终要面对,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心态去看待死亡。人有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自然活得自在。而普通的心理素质,有的能克服,有的,会产生一个长期的心理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害怕,怕百年之后,自已不存在了,是什么感觉,这种消极心态,在面对生活上的诸多压力,甚至会得心理疾病。本文意在对症下药。第二篇:死是因何而存在。答:是因为人类的思想,思考。随之而存在的。此种现象,若说是自然规律,倒不如说是人的一种思考,死亡是来源人的大脑世界,大自然规律也是人类思想演变而来的。人本来就是死的(例如两千年前的秦朝,人们有何感觉。)而我们现在却是活着(例如现代,那是岁月流逝,事物变化,进化,从死亡之中出现)在活着的每一秒钟。都是死给的恩赐,在离死的最后一分钟,请不用害怕,你只是坐回原位。生与死,死与生,有距离吗。第三篇:无死,世界大乱。有生,代代相传。人生有许多事情,诸如名,利,亲,友,爱,乐,忧,情,烦,欲,愁,喜,悲,善。仁,恶,对,错,奸等等,还有死。它是一扇门,而又如何了解死这扇门呢,打开进去看看,可是进去了,就出不来了,实难了解,不了解对方,真是可怕,站在门外,看不见,摸不着。其实我们就在门里面了,却恍然不知,是悟性不够,还是什么。动用你的智慧,破解心中迷惑,活出真我。人无思考,哪来死亡,人若思考,便有死亡,停止思考,形同野兽。人死后,还有什么,让我们去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吧。人只有一个世界,无论活着,还是死了,他仍然存在,不然,还能去哪。第四篇:本文宗旨,旨在弱化死亡给人带来的恐惧,如何弱化,那只有一条路走了,就是从思想上下手。死到底有多可怕,其实这是人说了算,有些人勇气比死亡强于三倍,这分为两种,一种是智勇双全,另一种是有勇无谋。有些人胆小怕事,更别说死亡。每个人心中都想弄明白,一个无形的存在,为何搞的我们焦头烂额,因为这是一个思想上的错误,人们应该把死亡,过世,离世,去世,永别,安心,这些习惯势力,统统抹去,重新定位,换另一种方式,程序,称谓。本文提出一个定位,就是思考,也可称作思,引向思考,更有助于人们进步。举例:两个人对话,“死了”,“是你在思考。”陈周池思想2012年。还有第五篇,总结论文,正在创作中。摘取第五篇中的一些,如下:人类思想所拟的自然规律,不够完整,不够具备,所以还需改进,才能提高人们的后天心理素质,生活才更加自在。广东揭阳普宁市莲坛中学初三:vk23592521000字 初三 议论文
-
思想很多时候我们会进入一个误区,就是在我们对一件事情没有深入了解的时候,就容易受其他人的观点所左右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就好像以前的时候我们虽然并不喜欢那些人的存在,但是也知道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不能随便的去评判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可是后来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深入的去了解才会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大善大恶的人呢?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而已。也许很多细节是更加让人暖心的,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只不过在这样的场景之下,很多人都还是会选择自己适合的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也许渐渐的我们就能够发现很多道理,只是在这样的场景之下,所有的看法都显得如此不平常,也许他们一直都想着在一个地方待着之后,很多东西都已经变了模样,永远都是新人取代旧人,旧人离开之后,新人又来了。在我们的世界当中,到底怎样才能够看到自己思想和事情的真谛,就好像自己一直都不断的成长,但是却也能够看得清楚,其他人又怎样来到这里,也许都只是我们片面的思想,但是也在事实当中得到体现。所以我一直都喜欢在这样的场景之下看懂每一种表现的方式。就好像当年我们一直都在这样的情形之下,看到来来回回还是他们这些人。450字 高二 记叙文
-
思想这并不表示你没有思想每个伟人的思想都不同难道你赞成每个伟人的思想吗?我想不会吧!其实你能选择一个思想,就不能说你没主见伟人的思想主见,也不是一时而成他们是经历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才凝结而成我想你现在一定还小思想中伟人的思想是被传授的你不一定要按伟人的思想去做事那不过是给你的一点启迪100字 初一 抒情
-
思想有人问我,你的思想是什么?我没有回答,当他走后,我陷入了沉思,【我不会空格,只能这样写了】当我望向那一片纯洁的天空,并不是那么纯洁,无边无际,就好象我们人类的世界,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精神,但是在无形中却好像有什吗东西在渐渐改变,我不懂,我的内心为什么如此悲伤,我不懂,那是什吗东西,我不知道,那种精神可不可以永久,就好比国家主席,又好像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一个世界,好几个国家,背负了什吗样的东西,若是到一千年后,又会怎样,我不敢想象,那时的我已经不在,现在我眼前的一切,又好象是那么的可笑,就比如人和事,世界,人的内心,我自认为我的生存即使渺小,却比任何人的要大得多,因为我有不同的思想,在我看来,我的思想是无人可比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人的,都是黑暗的,就好比这个世界的一个游戏,用自己的精神,那无比强大的思想去照亮人生,即使没有人会去发现。但却已经照亮我的人生,社会,是人们的世界,同时又多吗的枯燥,我成长到现在,没有发现一个人是独特的,即使有,又有谁可以让世界上的所有人知道,我的这篇发言并不好,并没有说出我的肺腑之言,就算说出了,又有几人可懂?我在用人们创造出来的字来写,好渺小,我的思想并不是让世界的人来知道,来称赞,只需要默默的照亮自己的人生。我不敢说我是善良的,不是自私的,比如这篇稿,这篇肮脏的稿子,不堪入眼的稿子,不正是说明了我的自私吗?我的思想是什么?就是人的思想大又如何?还不只是无稽之谈,空有虚谈,思想再大,又能干什么?那些诗人的思想,感情又带来了何用?我不期望我的稿子可以出名?我只是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在我的世界里得到发泄,就算看这篇稿子的人说我是垃圾,和那些诗人一样,我也无所谓,因为我本来就是自私的,只不过,这可以算作那些肮脏东西中的一个吗?我期待,如果是,我真的很高兴。无一年级:郭小义700字 一年级 叙事
-
思想鱼儿有畅游海底的“翅膀”,或在水草间愉快的舞蹈,吐着优雅的气泡;鸟儿有一对翱翔于天空的翅膀,在云彩里鸣啭,背负太阳的光芒。而我,虽然没有可使我上天入海的双翼,但我有一双隐形的、思想的翅膀。思想的翅膀,带我在远去历史里穿梭,掠过那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瞬间,我在时间的风里微笑。顺着轻盈的微风,我慢慢收起翅膀,在乌江边落下。两岸的芦苇在风中招摇,乌江亭畔,站立着一代枭雄西楚霸王。他身边的虞姬,一遍一遍地唱着“虞兮虞兮奈若何”,唱着唱着,泪如雨下,猛然之间抽出佩剑轻轻地往脖子上一抹——一段美丽随着“大王气数尽,贱妆奈何生”的话语被过去带走。我伫立在一旁远远地观望,想要是项羽当初不是自刎于乌江江畔,而是回江东东山再起,那说不定就不会有汉朝了。我张开巨大的双翅继续我的思想之旅,在历史那蔚蓝的天空上飞过,停靠在了盛世唐朝。默默走过大唐的宫殿,在寂静的长廊上留下一阵清晰的脚步响。在恍然间抬头,不远处的大殿上竟然站着集唐玄宗万千宠爱为一身的贵妃杨玉环。正在我仔细端详她的容貌,只听见身后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我拨开飞扬的尘土:一个年轻的侍卫骑马疾速穿过重重宫门。她瞥见侍卫的身影之后,脸上露出得意而欢快的笑。可能连身边的宫女也不知道这千里加急所送来的不是要紧的公文,而是一串串新鲜的荔枝。真可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靠在大殿的廊柱后我冥想,就是这么一个女子,竟然颠覆了整个大唐。我不知疲倦靠着思想的翅膀在历史里徜徉,看见李清照倚门而立,吟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目睹曹雪芹如何在贫困交加中写下千古绝唱《红楼梦》……思想的翅膀,让历史充实我的灵魂,给我力量。600字 高三 叙事
-
思想核心兼爱是墨子的思想核心,是墨子学说的基本理论之一。所谓兼爱。是不分老少、贵贱兼爱,是指平等的爱【即不分血缘亲疏和等级贵贱的无差别的爱,是一种博爱】。这种爱不同于儒家的偏爱,即局部的,有差别的爱。因此墨子提出兼爱代替偏爱。人与人之间应该相爱,因为“凡天下祸纂怨恨其所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相交利之法易之。既然指责人们不相爱,那么用什么来改变它那?同时都相爱,交互利的办法来改变它,墨汁不仅谈爱,还谈利,认为爱和利是因果关系,兼相爱心然导致交相利的结果,而交相利又是兼相爱的物理基础。“兼相爱,交相利”。墨子认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就是说看待别人的国家,好像看待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的身体,好像看待自己的身体一样,可见兼爱既是爱人如爱己,爱无差等“视人若己”,对待别人就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多重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从对方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可以增进相互间的理解,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消除冲突。因此相爱,因此仁德的人都赞誉人们之间能相爱。在墨子看来,由于人们“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一切祸患都可得以清除,由于人们“兼相爱”,每个人都能“视人若己”,这样就能协调好人际关系,在“兼爱”,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时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柔性管理:它们通过人们之间的互动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破坏性冲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这符合人的自然性的需要,又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墨子的兼爱利人“思想是相当合理的。650字 六年级 叙事
-
思想一直想写点东西,可是却无从下笔。不知道该写点什么,脑中一片空白,但是意识之中却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和冲动。看《春风化雨》也快有一个多月了,似乎影片当时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可是在时间的流逝下,人们正在渐渐的淡忘,忘记了船长,忘记了尼奥…错?到底是谁的错?是船长?还是尼奥?大多数人认为错的不是船长也不是尼奥,错的是尼奥的父母,学校,显然这不是公正的判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到底是谁的错?其实是船长的错,为何?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他应该知道当时的社会制度,他也应该知道他是不可能改变学校的,更别说教育制度了。是他给学生带来了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这也正是害了他们,使他们学会了反抗父母,反抗制度,反抗命运,可是就凭借那么一点力量是不足以使冰山融化的,在他们面前的是巨大的冰山而不是薄冰。他们的热情还不足以融化冰山,所以基丁老师犯下了这个致命的错误,虽然他的初衷是好的,可是他没有考虑环境和社会,而学生更是无辜的,也许他们知识教育改革的牺牲品罢了!就好比化学老师教学生浓硫酸有腐蚀性,那么学生用硫酸泼人也就是老师害的。因为如果老师不和学生讲硫酸,那么这也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语文老师教学生语言学生学会了说脏话,那么这便是语文老师害的,如果学生不会语言,那么学生也就不会脏话。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多么荒谬的事情,简直是无稽之谈。可是当一个学校把分数,升学率放在第一位,那么老师给学生带来的自由快乐边是罪过,当学生用硫酸除了事故时,老师便成了替罪羊,只为了学校中所谓的“名誉”罢了。在现在的学习中,不免一些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确是好事,有思想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未来。可是当这些思想侵犯了学习的利益名誉时,和老师所谓的尊严发生冲突时,和教育制度背道而驰时,你的思想便一无是处。有是的人是痛苦的,就好比一个持有火种的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可是每天却必须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只怕火种熄灭,可是又有多少人能体谅他们,在其他人眼里他们不是常人,是异类。偶尔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罢了。学语文是切忌有思想的人的,这必然回带有一子红公里心去学习,那么做事便会事倍功半,虽然有独到的见解,但在考试中却不使用。因为独到的见解,那么作文便会与众不同。这便是一步险棋,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栽了。因为背离了作文的原则―格调健康向上,就好比中华活页文选第8期第81页的那篇文章,为什么会得0分,虽然作者的每句话都很实际,所以有思想的人学好语文是很难的,在其他功课上也一样,毕竟对于高中生来说,3年内学好9门功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曾经见过或听过有多少伟人是一位“博学”家,况且那9门功课只是为了3年后的几张废纸,也许在你的剩余的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我能怎么做,我还能怎么做?压力,已使我汗流浃背,思想尤使我如负千斤。我已经心力交瘁,如果我还有精力,我还得想想怎么把自己的英语提上去。我不是天才,我也不是人才,我只是一个蠢材而已;我不是圣人,我也不是伟人,我只是一个凡人而已;我不是富人,我也不是达人,我只是一个穷人而已。所以我必须为我3年后的将来做个打算。我没有权利去改变制度,所以我只有妥协,放弃思想,也许那是邪念的根源,也许那才是我最终的宿命。灵魂在消逝,多的不过又是一具躯客,不过再多一具又会怎样呢?1200字 高三 叙事
-
思想品德与思想品德长相伴这个世界与思想同在,与品德共存。思想品德是一门学科。即字而论,便是思想、品质与道德。它让我们学会人与人之间该宽容对待,在与人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是礼仪,以及对待学习该不停追赶。它所涉及的内容离不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亦离不开它。你是否在你的身边看过诸如此类的场景?在公交车上,甲人踩了乙人一脚,两人破口大,最后甚至大打出手;在操场上,躺在地上的泥浆因甲人的奔跑而溅起在乙人的新衣上,甲人连声道歉,乙人却破口大骂并要求赔偿。你应该时常看到,我也经常见到。有时候我想他们或许心情不好,其实只是这样的小事,并不值得发这样大的脾气。而后,思想品德书告诉我,是他们都不够宽容。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宽容。哲学家康德曾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我们若想要活得潇洒,就必须学会宽容。宽容并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宽容是忘却,忘记先前别人对自己的谩骂与责备。;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其次宽容也需要技巧,它不代表一味的纵容,它亦不是无原则的。仅仅只是给犯错人的一次机会,如果犯错人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一样的错误,那我们绝不应该迁就。通过学习思想品德,我认识到,我们身边绝不可缺少的便是礼仪,而我们却常常忽略它。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礼仪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从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名族的尊严。我们可以看出礼仪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小事,它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又有很多不同的礼仪。今年8月,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了世界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全世界的人都将目光转向中国。在举行奥运会期间,从各路所来的中国志愿者、游客以及北京市民,在短短的16天内将中华的文明礼仪展现给了全世界的人们。他们感叹之余,更打从心里喜爱上这个有礼貌的国家。思想品德将一切摊在我的面前,它说地球在转,我们不能停在原地。曾经听一个老婆婆说,不前进就得后退,后退就得挨打,后退就得挨饿。这个世界它在义无反顾的前进,你有两种选择,停留原地或无论如何跟紧它的脚步。后者是比较费力且痛苦的。但如果你选择前者,例如老婆婆说的,别人都在追而你不动,也只有落后的份了。上天没有馅饼掉给任何人,他有的只是机会。当他送机会给你时,还得看你有没有把我去接住。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那些在前方阻挠他的一切。挫折是个坎儿,每个人都会遇到。关键看你是否有勇气去跨过它。我们应该做一个勇敢的人。只有勇敢的人他才会有资格取得成功。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与探究中,我学会了许多在别的学科学不到的东西。例如,如何利用法律在生活中保护自己?怎样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我已不再把思想品德当做一门学科去对待,它在我的生活中亦不再是可有可无。我已习惯把它所说的运用到生活里。在学习或生活中遇见一些让我很犹豫的事,它总能告诉我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它已深深的扎根在我的生活里。我们的成长在思想品德下得到见证。它伴随我们一路走来,亲吻过我们的快乐,抚摸过我们的苦闷。它犹如一位知心朋友,我愿与他不离不弃、长相伴。1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
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核心》试题: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答案: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相关阅读】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陈志岁《载敬堂集》)仁体此刻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此刻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资料,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义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礼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个性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智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明白、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资料、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信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恕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内含宽恕、容人之意。忠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就应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礼貌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一样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悌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十分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1200字 高二 叙事
-
人——苇草——思想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桐树下,飘零的落叶打着卷儿,是花开花谢;仰望天空,蓝天白云,是云卷云舒。万物均有其生命,尽管,茫茫宇宙,生命是何其渺小,然而,就个体而言,生命即是一切,存在即是前提。人,世界的主宰者,凭着何种特质掌管着宇宙,一个又一个世纪?思想!法国数学家、思想家帕思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诠释人呢?用政治语言来说,人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条件是人具有意识。意识,即为思想。它能将脆弱的人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生物。思想,造就了语言这种东西,它使得一切的交流成为可能,使得一切的沟通变得绘声绘色。思想,造就了音乐这种东西,一种可以在瞬间让你哭笑,让你经历喜怒哀乐的声音;可以让你在感受刺骨寒冷的同时被滚滚热流淹没的;可以让你感受海纳百川的包容,感受无垠草原的粗犷,感受自由蓝天的空灵。思想,造就了情——无私的亲情、真挚的友情和浪漫的爱情。之所以会有那么多让人心动的词,是因为,他们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思想,造就了美学。大自然的美,处处存在着,然而宇宙一无所知,是思想挖掘出了它。没有思想,不会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没有思想,不会有“维纳斯的断臂”;没有思想,一切的美丽只是虚幻!没有思想,不会有建筑,耸立于天地之间,提供着人们的所居,在宇宙之内又建立起一个新的家园,在那里,人们的思想愈加净化、升华。人类的思想改造了原始世界,使其成为如今的现代,如今的繁华。宇宙是一张白纸,是人类用画笔在上面绘画出了片片绚丽,没有人类,它只是一张白纸;宇宙是一块未经雕琢的钻石,暗淡无光,是人类灵巧的双手使它焕发夺目的光辉,没有人类,它与石头毫无区别;宇宙是一匹被埋没的千里马,是人类将它挖掘,使其驰骋天地之间,没有人类,它只是一头牲畜。所以,是人类,确切的说,是有思想的人类发挥了宇宙的优势。人,是脆弱的生命,少一口气、缺一滴水已足以使其丧命;而现实让我们知道人是如何坚强地生存了下来。而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宇宙的强悍最终敌不过小小的思想。令人伤心的是,在人类面前,宇宙一切的优势似乎只能成为人类的工具。人——棱!不得不承认,玫瑰小小的刺,可以如此锋利,人,亦是如此。这宇宙,似乎已经被这小小的刺扎得遍体鳞伤。也许,终有一天,人会被毁灭,被宇宙,亦或是被自己。然而人类知道自己的灭亡,知道自己曾经的存在,是思想让人类用脆弱的身躯抵挡一切强大的外力。无论是怎样的一种生物,无论其具有怎样的优势,自己看不到,或是无法意识到,那么,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我们应该看到思想的高贵。天地之间,立着一株小小的苇草,经历着风吹雨打,却没有因此而倒下,没有因此而停下前进的步伐。令我们惊讶的是,天地之间的空气,以为它的存在而变得清晰,变得透彻。渐渐的,渐渐的,苇草越来越多,天地之间丰富了起来,于是,苇草淹没了宇宙。也许,思想令人强大,然而我同时祈祷,不要让强大毁了自己!1200字 高二 写人
-
人生哲理故事一根会思想的苇草1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一个会思想的人,是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左右了的。真正意义上的活过,其实,不是跟着别人走了多久,而是独自走了多远。这样的人,似愚非愚,大巧无巧。但他们,却在思考中抵达内心的宁静和丰富。有一天,当苇草枯去,大地苍茫,如果顺着时光回溯,还能找到一个人,那一定是他的思想,还在尘世的大幕上熠熠闪亮。那是他的生命,给世界留下的,珍贵的化石。2永远不要苛求别人说的话都是你希望听到的。世界没有那么美,人心也没有那么纯粹。不是每一阵风,都会顺着你的心思吹来,无论你有多么好,无论你在多高的位置上。有多宽广的世界,就有多复杂的人心。有多复杂的人心,就有多叵测的想法。不要纠缠在别人的情绪中,更不要拿别人来折磨自己。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给的。你若看透了,其实,天地一片澄澈。3大凡人世痛苦,多因放不下。其实,痛的人也知道,但还是放不下。只因不想放,只因不能放,只因放不了。当然了,不管多大的痛,终究还是要过去的。也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所执之事有了转机,一是时间让一颗执于欲望的心有了转向。我常想,痛苦,该是时光刮给生命的一场飓风吧。生活,就是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掀起遮盖的一切,让你看到人生的真相。4一个人优雅的气质,文化能够熏陶出来,而深刻,只有岁月能给。也就是说,再厚重的历史典籍,再华美的诗书,不过是让你经历着别人的经历,而岁月,却让你经历你自己。你有多深刻,实际上是,你的岁月有多百转千回,你的经历有多独一无二。说到底,气质,是精神深处的美在修炼;而深刻,是灵魂里的痛在呼吸。生命是一场盛大而私人的修行。对于大美的尘世,诗意的气质是要告诉你有多该来,而被痛苦噬咬过的深刻是要告诉你来一次多么不易。5一个人若是找不到知音,就永远不会找到内心的家园感。生活中,你可能会跟成百上千个人相遇,甚或是相处,表面上迎来送往,一团和气,却从未有过契合感。无论多熟悉,都觉得这些人仅仅生命中的过客,在心底里,从未接纳过他们。也就是说,你的身边一直很热闹,但你始终很孤独。有的人,内心家园的疆域很小很小,小到只有自己。这样的人,不迁就,不凑合,一辈子都在心底里高贵地突围着,决绝地在这个世界寻找着另一个自己。6偶尔走走神,多么美好。我觉得,这是一个人丰富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它的可人之处在于,不费什么周折,就能构筑一个海市蜃楼般的世界,神游一番,奔逸一番,陶冶一番,愉悦一番。然后,回过神来,楼逝了,海遁了,云飞了,风散了,而你在,世界在。什么都没少,但你快乐过。一个人,如果在现实世界活得不够逍遥,不妨在精神世界天马行空一番。一个释放自我的出口,于安妥心灵,是多么重要相关思想的哲理故事:一根会思想的苇草。1200字 高二 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