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书的故事600字

我和书的故事

0
0
6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要说我是怎么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的,还要从我小时候说起呢。

大概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都给我讲一个故事。渐渐地,我喜欢上了书。便缠着妈妈叫我念书,妈妈禁不住我的死缠烂打,就答应了。可是一翻开书就遇到了一个大困难:不认识字。我又哭又闹又打滚,弄得妈妈焦头烂额的。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先跟我说叫我拼音,可我嫌太麻烦就是不妥协。妈妈无可奈何,使出杀手锏:讲大道理。在小时候,我是最怕妈妈讲大道理的。没办法,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擦去泪水,眼一闭,心一横,说:“教就教,你教我就学!”这话一出口,妈妈一溜烟不知跑拿去了,我只好翻翻那本“天书”。不知过了多久,妈妈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了 ,手里还拿两本拼音练习本。后来可想而知,妈妈每天都教我学拼音。我记得我声调老读不准,妈妈又打又骂。结果几个月后我竟出乎意料的学好了,学好了。自打那以后,我读书就不成问题了:开始读的是拼音加注版,后来慢慢地就开始看一些比较深奥的书了。到了一年级的时候,我认识的字都超出了老师的预料,他们读错的字都由我来纠正。到了最后,老师们不会读的字都来问我。当然在这其中也少不了妈妈的功劳。其实现在回想小时候那读不准的“洋音”实在好笑。不过,现在的我已经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了,写作思路也源源不断了。

现在,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孩子了,书的种类也接触的多了,脑袋也装满了许多好文好词好句。所以在这里,我也不免多说一句:同学们,爱书吧,它是你们知识的源泉!

我与书与书与我

600字 初中 说明文

有人会说:“我与书、书与我,不都一样吗?”我认为这只是片面的理解。就像加法性质似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可是,表面上看,是这样!只是简单的两个数交换了位置。但更深的的,它们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我与书,对有些学生也许是持有正确态度,而对有些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错误,是一个做表面现象的工具,一个利用的道具。

在学校,在家中,正确的态度让我们学到知识、了解课本。真正做到我与书。而那些持有错误观点一味的把书作为利用道具的人,只会用书本的表皮来伪装背后的丑陋。利用书本,来蒙混老师知情的眼睛。欺骗父母期待的眼神。

然而,书与我。

书是公平的,它把知识刻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复制几百分甚至几万份供人们欣赏。书,把人们当成真挚的朋友,用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而自私的人们,利用书本做了什么呢?

皮果夫说过:“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我们在这个美好的社会做了些什么呢?当然,有好好利用书这个好朋友的。可是也有利用它做见不得人的事的人。用根本看不懂的书来装饰自己的学问有多高。

一本好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一本好书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一本好书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忘我陶醉。

书,诚恳的对待我们,而我们却无知回报利用诚恳对待我们的书。这就是书与我与我与书的区别。

“书与我与我与书,难道不一样吗?”有人问。那我现在可以确切地告诉你们:“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