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买瓜
“五一”黄金周,爸爸妈妈在我强烈要求下,带我去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到了西双版纳,我想:“西双版纳的东西这么好吃,西瓜一定也不错,就向爸爸要了10元钱,去买西瓜。
到了西瓜摊,个个西瓜都大大的,绿绿的,切开的西瓜红红的,一粒粒西瓜籽“镶”在上面,看上去让人直咽口水。
正在挑西瓜的我,看见了一个蓝眼睛、黄头发的老外。老外看上去不太会说中文,比划了半天农民伯伯才明白,原来,来外是让农民伯伯帮他挑个西瓜。农民伯伯敲敲这个,敲敲那个,拿了一个不太大的西瓜,放在案板上,一刀下去,西瓜的汁不停的流,红红的,看上去好吃极了。老外说:“OK!OK!”然后蹩脚的说了几句中文:“请请……帮帮帮我……再挑一个……西瓜。”农民伯伯笑着说:“可以。”农民伯伯有敲敲这个,敲敲那个,又挑了一个又大又绿的西瓜,放在称上称,“一共8元7角。”农民伯伯边比边说着,可是半天,老外还是不明白,农民伯伯就把西瓜递给了老外,再比,“8元7角!”老外还是不懂,干脆拿出一沓人民币递给农民伯伯,旁边的人说:“这人真有福气,发洋财了。”老外递给农民伯伯之后就走了,农民伯伯赶快叫住老外,老外以为钱不够,又拿出一沓钱给农民伯伯,农民伯伯没接钱,反而只拿了一张十元的,把剩下的钱又还给老外,从自己的包里拿出1元3角,递给老外,老外先是一愣,接着说:“中国OK!中国OK!……这几个字不蹩脚,踏踏实实。
不贪财的人,中国人。
买瓜和卖瓜
夏天到了,闷热的天气总是使人烦躁。有了西瓜,会好一点。买瓜与卖瓜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性质却大大不同。
我爸爸曾经和我说过,卖瓜是多么的不容易,只有卖过的,才会有感觉。爸爸在上学的时候,家庭并不富裕,假期里整天和爷爷到地里干活,到城里卖蔬菜、水果。受尽了生活的艰辛,尝便了人间苦辣!
农民不容易啊,在田地里,总是看到他们忙碌、辛勤的身影;在市场上,总是看到他们那张诚实、和蔼的脸庞!他们在炎炎夏日里,走街穿巷,吆喝着卖瓜。但有些人,却……
一次,我看到一个女人,手里提着一个被割开的瓜,气冲冲地走向卖瓜人。那女人要那卖瓜的农民给她再换一个西瓜,说这个西瓜不甜,竟然还说卖瓜人不诚信!那卖瓜人说道:“当时好象是你自己挑的吧?我给你换个可以吧!”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卖瓜人多么辛苦,可是那人怎么一点都不理解呢?
这件事刚刚过去,又有件事使我觉得:了解农村的人太少了,斤斤计较的人太多了!
在路上,我发现了一对纠缠着的一男一女。那女的非要找那卖瓜的人,让卖瓜人给她换瓜。当时我心里想:为什么,为什么,总有些人对这些小事那么地感兴趣?那男的终于开口了:“你可不可以不去啊,就为这个不甜的瓜吗?”这句话好象把女人惹的更加恼怒了,提着西瓜朝卖瓜人愤愤地走去!
买瓜的是消费者,如果瓜农缺斤短两不诚信,当然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从公德角度去分析,这些人为一个不是太甜的瓜而动干戈,真是太不了解农民的辛苦了,也真是太较真了!
我把我看到的此情此景和爸爸谈了,爸爸说:“农民是最辛苦的人,是最善良的人,也是最朴实的人”
我在心里久久地回想着爸爸的话,默默地祝福着……
相关推荐
-
买瓜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市场买西瓜。突然,我看到一个老婆婆在大喊,“卖瓜了!卖瓜了!不好就拿回来换,一换二呀!”爸爸问:“几元一斤?”她说:“6元一斤!”爸爸说:“为什么那么贵?”她说:“我这瓜可甜了!”说着她拿起一个瓜,用刀切开,瓜瓤红红的。爸爸说﹕“挑一个大点的。”说着爸爸弯下腰选了一个大西瓜。她说“26元”。爸爸付了钱,把西瓜拿回家,用刀切开,里面的肉还没有熟,一些地方还是白的。爸爸马上拿着瓜去换,到了市场,她人都不见了,可能是逃走了,我心想,也或许到别的地方去买了吧。爸爸生气地回到家里,说:“今天真倒霉呀。”我不禁想起来一句歇后语: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原来那个瓜是用来骗人的,可怜了我们的26元钱呀,就这样没有了。我心想,下次买瓜的时候一定要当心,千万不能再上当了!3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买瓜“越长越大,越大越傻。”爸爸摸着我的头笑嘻嘻地说。我嘿嘿的傻笑,妈妈在一旁也嘿嘿的笑着。事还的从头说起。今天上午,天气闷热,使我喘不过气来。我隔窗眺望,路边上一车车西瓜水灵灵的,意志薄弱的我禁不住诱惑,就对妈妈说:“妈,买瓜吃吧!”“想吃就买呗,谗嘴猫。”我就对正在报报纸的爸爸说:“我不懂,还是你去买吧!”“去去去,想吃还懒,没我的事!”爸爸半开玩笑地说。心想,十八没有二十精。我只好换上衣服,拿了十元钱“咚咚咚”的下了楼。 “五角一斤、五角一斤!”瓜农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招揽着生意。我选中一车瓜蔓鲜的,瓜上都带着白蒲,个个都是水灵灵的大西瓜,指着两个个头儿较大的说:“就要这两个!”瓜农叔叔连忙从瓜车上面拉了一个编辑袋,小心翼翼的将两个瓜装了进去,一称说:“十六斤半,拿十六斤的钱算了。”我递过去十元钱,用两手勾起两个大把西瓜,往胳膊弯里一夹,撒腿就跑。 “别跑,别跑!钱、钱……”我边跑边说:“算啦、算啦。”热的我头上直冒汗,懒得再回去。“不行不行,我们做生意的讲信用!”说着,匆匆忙忙的追上我,把一张钱塞进我的衣兜里。我头也不回的一口气地上了六楼。 一进门就嚷嚷:“热、热。”把西瓜往地上一放,又抱了一个用水一冲,往冰箱里一塞,坐在沙发上嘴里喘着气。想着快要到嘴的西瓜,心里却美滋滋的。 “你真值,还有两元的跑路钱呐!”爸爸又开玩笑地说。“咦,谁稀罕你的钱哪。”我掏出卖瓜叔叔找我的钱扔在茶几上。“吆呵,今天是怎么了,见钱眼闭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不要白不要。”爸爸说着,伸手就去拿钱。只见他睁大眼睛,盯着我问:“你拿了多少钱?”我说:“十元,怎么了?”爸爸指着钱说,这是怎么回事?我一下子跳了起来,夺过五十元钱,蹦起来高兴地喊:“发财啦,发财啦。”就在这一瞬间,我仿佛看到:大桥下、屋檐下、瓜车下,风餐露宿的瓜农们,在大雨倾盆的阴雨天里,他们两手抱膀,浑身颤抖向人们发出苛求的目的;他们拖儿带女,几天还卖不完的一车西瓜而不断的吆喝着;还有为还我两元钱而着急的样子……我的心痛了,我的心酸了,我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 我激动地说:“还钱去!”爸爸妈妈也笑嘻嘻地说:“傻孩子去吧!”我二话没说,“咚”、“咚”、“咚”的又下了楼。9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买瓜与卖瓜一场大雨突袭而来,毫无防备,地里的瓜坏了很多。瓜农们只好挑拣挑拣,拿到集市上去贱卖。集市上,有位瓜农没有车,只是一副扁担横在两个装满西瓜的筐边,一看便知是走了很远的路来的。“快来买啊,又大又甜的西瓜,不好吃不要钱啦……”同行吆喝得起劝。这种天,若不是家里存着点的,怎么会剩下“又大又甜”的瓜?“四毛一斤,亏本卖!”他像在吆喝,又像在叹气。“喂,你这瓜到底甜不甜?”两个年轻人问。“不甜——或许有的甜。这种天气,再好的瓜也都差不多了。”“来两个吧。”他拿起秆,挑了两个。“再送一个吧。”他没拒绝。摊前人越来越多。“我的瓜不太好吃的。”“四毛太贵,三毛吧。”他没回应,大概是同意了。看到这种这么容易欺骗的瓜农,那些人得寸进尺。“喂,二毛卖了吧?我们这些人全买下。”他有些不高兴,眼睛似乎瞪得大了。“不就几个破瓜嘛?我们买了帮你减轻负担。”人们附和着,脸上显着得意的神情。突然,他将本要放入人家袋中的手缩了回来,把手中的瓜一下扔在地上,然后用力脚踏那些瓜。瓜汁四溅。“我就是把这些瓜去喂猪喂狗,也不卖给你们!”他很激愤,与刚才那个老实巴交的他判断两人。他收拾起自己的东西扬长而去。在墙角拐弯处,一个男孩拽住他:“叔叔,我买你的瓜,四毛一斤,可以吗?”他原本愤怒的表情此刻消失了,有些干枯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意,那是一种质朴。他拿出两个本来自己留着的瓜送给了男孩……每个人都需要尊重,即使是底层,也照样需要尊重。底层的光芒是那些“低层”人眼中无法看见的。600字 五年级 叙事
-
买瓜记刚到楼下,就看见我的几个好朋友黄震雨他们。他们问我干什么,我说:我要去完成“师门任务”——现府上缺少西瓜,要立即购置几个。他们一听,也兴奋地说:“我们也去吧!”在小区门口,有一辆蓝色农用三轮机动车,上面摆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瓜。我来到车边,看见卖瓜的老伯伯正忙着给别人挑瓜呢,我随口就问:“多少钱一斤?”“三毛。”黄震雨大叫:“太便宜了,多买点”,我买瓜,他激动个什么呀,真是!我把手一挥,“来三个!”卖瓜的伯伯立马笑逐颜开,马上给我选了三个又大又圆的、带绿色花纹的大西瓜,装到袋子里,一称,好家伙,35斤!整10块5毛钱。我给了钱,对伯伯说:“你也帮我扛到楼上吧!”“好,好,等会儿”。我在那里傻站了足有一、二十分钟,只看见伯伯一趟趟地给这家送,给那家扛,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嘘嘘的,还不停地给人赔着笑脸,说着好话。最后,伯伯终于扛起了我那袋西瓜,笑着说:“小朋友,去给你送吧。”看着伯伯那花白的头发,布满皱纹的脸,黑得流油的皮肤,粗糙肥厚的大手,沾着麦秸杂草的破衣服,挽起的长短不一的裤管,旧得不知什么颜色的拖鞋,我一阵发愣,真想让他歇歇吧!可是,这么多西瓜我怎么拿回家呀?我跟着伯伯一边走一边想,不觉来到了我家楼下,我忽然对那伯伯说:“伯伯,你放这吧,不用往楼上送了”,“那怎么行?你拿不上去的”,“不,我们几个人一人抱一个就行了,您休息会儿吧,您太累了”。伯伯看着我,点点头,他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把几个瓜从袋子里倒了出来。我们几个立刻抱起瓜往家里跑去。当我吃西瓜的时候,我还在想着那位卖瓜的伯伯。550字 五年级 叙事
-
买瓜记大夏天,最好的解暑办法就是――吃西瓜。这不,我妈妈刚从外面回来,手提着大堆大堆的“货物”,头上直冒汗。一进门就说:“宁宁,楼下有卖瓜的,赶紧去买几个”。我立马拿着钱拿着“权”,下楼买瓜去了。刚到楼下,就看见我的几个好朋友黄震雨他们。他们问我干什么,我说:我要去完成“师门任务”――现府上缺少西瓜,要立即购置几个。他们一听,也兴奋地说:“我们也去吧!”在小区门口,有一辆蓝色农用三轮机动车,上面摆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瓜。我来到车边,看见卖瓜的老伯伯正忙着给别人挑瓜呢,我随口就问:“多少钱一斤?”“三毛。”黄震雨大叫:“太便宜了,多买点”,我买瓜,他激动个什么呀,真是!我把手一挥,“来三个!”卖瓜的伯伯立马笑逐颜开,马上给我选了三个又大又圆的、带绿色花纹的大西瓜,装到袋子里,一称,好家伙,35斤!整10块5毛钱。我给了钱,对伯伯说:“你也帮我扛到楼上吧!”“好,好,等会儿”。我在那里傻站了足有一、二十分钟,只看见伯伯一趟趟地给这家送,给那家扛,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嘘嘘的,还不停地给人赔着笑脸,说着好话。最后,伯伯终于扛起了我那袋西瓜,笑着说:“小朋友,去给你送吧。”看着伯伯那花白的头发,布满皱纹的脸,黑得流油的皮肤,粗糙肥厚的大手,沾着麦秸杂草的破衣服,挽起的长短不一的裤管,旧得不知什么颜色的拖鞋,我一阵发愣,真想让他歇歇吧!可是,这么多西瓜我怎么拿回家呀?我跟着伯伯一边走一边想,不觉来到了我家楼下,我忽然对那伯伯说:“伯伯,你放这吧,不用往楼上送了”,“那怎么行?你拿不上去的”,“不,我们几个人一人抱一个就行了,您休息会儿吧,您太累了”。伯伯看着我,点点头,他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把几个瓜从袋子里倒了出来。我们几个立刻抱起瓜往家里跑去。当我吃西瓜的时候,我还在想着那位卖瓜的伯伯。600字 五年级 记叙文
-
老外买菜我的家乡近几年来,家乡的发展很快,中外合资企业是“遍地开花”,街上走几个老外,回头率可不比当年了。不过,老外买菜倒还算是新鲜,前几天我就碰到了一回。那天,妈妈叫我到菜市场买些番茄。对于这样的活儿,我早就轻车熟路了。来到菜市场,我就直奔蔬菜摊儿。刚摘下的番茄看上去特别新鲜,我到一个摊位便称了两个番茄。买完了,我刚想走,只听一声异样的嘀咕:“tomato!”咦,老外也在买菜?我可得瞧个究竟!之间一位老外站在一位菜农的摊位前,菜农领会了老外的意思,连连说道:“OK!OK!”他俩开始一个称,一个挑,忙活起来。老外的个头少说也有1.80米,皮肤白里透红;相比之下,农民的个头很矮,皮肤是黝黑发亮的古铜色。反正,一看就是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只见农民称好了菜,竖起两个指头,嘴里还是一个劲地“OK”,看来他只会这个词儿。老外见状,很爽快地拿出一张20元的人民币递给农民。农民接过钱,正低头摸零钱想找给老外时,我也紧跟了上去。农民比划了半天,可老外还是莫名其妙,又耸肩又摇头。唉,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看着也着急,真想帮他俩解围,刚才还笑农民只会说一句英语,嘿,动真格时,自己还不是一样没戏?“two元,nottwenty元!”我大声说道。总算挤出三个英语单词来。这下,老外可明白了:“OK!OK!”农民也跟着说道:“OK!OK!”我也不由自主的说道:“OK!OK!”老外高兴地接过农民找给他的钱。此时,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脸上洋溢着同样的笑容。江苏宿迁沭阳县如东中学初一:缪小诺550字 初一 叙事
-
买瓜记暑假里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光炙烤着大地。妈妈对我说:“太热了,我们去买个西瓜吧。今天就由你来选瓜。”我乐得一蹦三尺高,因为我最喜欢吃西瓜了,而且能亲身体验挑瓜的乐趣,真是一举两得。我和妈妈一来到卖瓜的地方,卖瓜的老大爷就弯下腰,乐呵呵地说:“小朋友,买瓜吗?我帮你挑一个好瓜。”老大爷长着一对细细的眉毛,弯弯的眼睛,笑起来都眯成了一条缝,看起来很会做生意。我连忙摇手说:“我想自己来挑。”我顺手拣了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学着外婆的样子,用手敲了敲。“咚”!“咚”!“咚”!声音好像不对劲。于是,我又挑了个瓜皮绿绿的,敲了敲,声音十分清脆,仿佛在唱动听的歌,就它了。我把瓜递给老大爷。老大爷也拍了拍,摇摇头说:“孩子,这个瓜可能是生的。”妈妈也在一旁附和着:“辰辰,我也觉得这瓜好不了,换一个吧!”可我是吃了称砣——铁了心,说:“妈妈,你答应由我选瓜的,我就选这个瓜。”我心里则暗暗地想: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哪有卖瓜的人说自己的瓜不好?他很可能在骗我,怕我挑走了他的好瓜。临走时,老大爷对我说:“孩子,如果是生瓜,可以来换。”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切开西瓜,期待看到红红的瓤,黑黑的籽。可眼前的景象却令我大失所望——白瓤白籽。回想起那位老大爷的贴心话,我实在没有勇气去换,因为我竟然把一位和善可亲的老大爷看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我的脸不自觉得涨得通红。通过这次买瓜,我知道了要学会信任别人。550字 四年级 叙事
-
偶遇老外今天,我和妈妈去菜场买菜时,碰巧遇上了一个老外,我在妈妈的鼓励下,还跟这个老外交用英语交谈了一会儿,他纯正的英语令我赞叹,并且他还会说中国话,说得还比较流利,真让我吃惊!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买完菜从菜场出来时,突然看见隔壁的蛋糕店里一位个子高高的,皮肤黑黑的老外,正跟收银员玩起了“饶口令”,老外说中国话时非常流利,让收银员惊讶的睁大了双眼,几位围观的老人也抿着嘴偷偷的笑,这时妈妈对我说:“冰冰,上去试试!”我苦笑了一下,说:“妈,你又不是不清楚,我英语本来就不好~!”说完,我快步向前走去。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老外竟然向我“发起了进攻”:“Hello,boy!”此时的我紧张的要死,不过,再仔细一想,在怎么也不能给中国人丢脸,于是我硬着头皮也回答道:“Hello!”那老外又问我:“Howareyou?”,此时,我一紧张却说成了:“Iamgoodthankyou。”还好妈妈提醒了我,我马上改口道:“Iamfinethankyou。”这时,老外又伸出了他那硕大的手,我也伸出手,只感觉,那个老外的手好温暖!接下来,我变的泰然自若,流利的回答了老外提出的几个问题,再一看,周围的人都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我心里高兴极了。真没想到,一次偶遇老外,给我带来了那么多的故事,真好玩,谁说外国人不好,我就觉得外国人特亲切!550字 小学 记叙文
-
“老外”爷爷你们看了这个题目,一定很好奇吧!,我的爷爷怎么会是“老外”呢?等你就看完我的作文,答案自然揭晓。“老外”今年63岁左右,虽已到花甲之年,却身强力壮,走起路来气宇宣扬。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到现在都感到帅气。一双又黑又浓的眉毛下面,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别看“老外”虽然有点老化眼,但是却是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的。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作业的时候偷偷地看课外书,被“老外”发现了,他轻手轻脚地走到我身旁,突然猛地一怕我的肩膀,“啊,鬼呀!”我吓一跳,一看是他,便松了一口气。这时“老外”说:“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呀!别以为你做作业时偷偷看课外书,我看不见!”没办法,我只好低头认错了。“老外”爷爷一张嘴四方阔口、幽默风趣,时常说出十分搞笑的语言。虽然年纪大了,却一点也不服老。记得有一次放学了,我正在家做英语抄写作业,他东瞧瞧,西看看,满面春风的走过来,嬉皮笑脸地说:“臻臻,你也教教我学英语吧,这样我遇到外国友人时也好交流交流呀!”“好吧,我先教你简单的单词吧!”我转过身来说“one,1”“汪,1”;“two,2”“兔,2”……“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是太好笑了!”读完了,我捧腹大笑,奶奶和妈妈也笑的合不拢嘴。原来爷爷把“four”读成了“佛”;“nine”读成了“奶”……,等我们笑完了,爷爷好奇地问我:“你们笑什么呀?我读得怎么样?”“很好,很好,就是有点小错误。我哭笑不得地说,“老外”也嘿嘿地笑了起来。怎么样,我的爷爷是不是既严肃又幽默可爱、童心未泯的“老外”爷爷呢?我想你也喜欢这样的“老外”吧!江苏南通如东县实验小学三年级:杨佳臻550字 三年级 写人
-
种瓜得瓜五月的最后一个双休日,我跟外公在家门前的围墙边,种了两棵丝瓜秧。此后,我就开始定期管理和观察它。第六天,当我第二次去浇水时,发现丝瓜秧上长出了一片心形的叶子。我高兴极了,以后坚持每隔三天给它浇一次水;隔十天施一次肥。瓜秧长得真快,又过了十天,秧苗己长到了约30厘米高。我找来两根竹竿分别插在两棵幼苗旁边;竹竿另一端靠在围墙上。过了几天丝瓜的藤蔓就爬上了两米多高的墙头。接下来阴天多雨的天气持续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我没有去给丝瓜浇水。雨止后我去给它浇水、施肥时,眼前的景象把我惊呆了,满墙绿油油的一片,点缀着黄澄澄的花朵,有的花朵下面还长着几根约3厘米长的小丝瓜呢!我想不久我们就有收获了。暑假开始的第一天,我第一次摘下两根自己亲手栽培的鲜嫩丝瓜,外婆给我们烧了一个丝瓜焖蛋。“自己种的丝瓜就是不一样!”我心里乐滋滋的。到现在为止,我家已先后摘了30多根丝瓜了。现在我种的丝瓜已进入自然枯死期了。蔓藤枯萎了,叶子黄了。不过我还会有一次额外的收获。如果你现在来,还可以看见树上悬挂着20多根黄褐色的老丝瓜。你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丑”丝瓜,它还真有用处呢。听老人们讲,老透了的丝瓜干燥后,里面的“蜂窝状”丝瓜络去油污性能特别好,可以代替铁砂清洁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年我试种了丝瓜,明年要多种几种瓜,如黄瓜、南瓜、冬瓜等。这样不仅能吃到新鲜蔬菜,还能学到一些栽培的知识。550字 六年级 叙事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