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快车1200字以上

家务快车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我芳龄不过十三,是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girl,只可惜有一点美中不足之处——懒!为了治疗我这空前绝后的“懒惰综合症”,父母真乃煞费苦心,我却“本性难移”,也不知他们最近是怎么想的,竟然让我坐上了一列前所未有的新型“车”——“家务快车”!

“家务快车”——何物也?此乃老父老母独家发明的“勤劳速成班”,若是坐上此车,懒惰者只恐累得气喘吁吁、小命不保。可若是不答应,不仅犯下“抗旨不尊”的滔天大罪,还落个“无药可救”的黑锅背着,岂不倒霉哉?无奈之际,我只得听从母命,开始了一天的“坐车”之旅——

汽笛轰鸣:叠被子。早晨一醒来,我就得到了一个小小的任务——叠被子。哈哈,叠被子真乃小菜一碟也!虽说我平日里难得一试,可也是“耳目皆熟”,对此“见多识广”,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在我的聪明才智+努力下,被子终于叠好了!虽说一点观赏价值都没有,可也达到了最低标准嘛!

第一站:扫地。对于扫地嘛,我真乃胸有成竹——三下五除二地拿起扫帚“手舞足蹈”,不料将家里搞得是“乌烟瘴气”(没想到老妈如此阴险,特意三天没有扫地,将厚厚的灰尘留予我练习——这样不花钱就请来的“打工妹”哪里找啊),只得“卷土重来”。只听“刷刷刷刷”,我便大功告成啦!不料老妈看过了我那“光速扫地法”后,以“专家”的目光审视了我的杰作两眼后,大发感慨:“哇,你真是‘龙的传人’啊——把家中搞的‘云雾漫天’不说,那动作,那姿势,那速度,简直是‘张牙舞爪’啊!虽说你在叠被子上煞费苦心,立下了大功,可此次任务完成甚差,望你吸取教训,重试一次……”在听了老妈足足半个小时的思想教育之后,我的头都大了,只得耐着性子慢慢扫地。终于,我的“杰作”质量检验过关,成为家中无可挑剔的“免检产品”!

第二站:拖地。唉,由于老妈长时间的思想教育,导致第二站快车晚点整整一个小时!看来我只能加快速度了!初次拖地,我努力回忆出老妈的动作,如此这般地试了起来。洗完拖布,我在地上练起了“草书”,着实为自己那畅快淋漓、“狂草奔放”的“字迹”自我陶醉。就在这时,身后传来老妈的声音:“小笨蛋啊,回头看看!”我回头一望——原来拖过的地方又留下我的一串脚印,地板穿上了一件沾满泥巴的衣服,好像正在哭泣着似的。我搔搔头皮,调皮地吐了吐舌头。老妈只好一点一点教我如何拖地,然后让我自己去“实践”,便去看电视了(不要啊)。待我拖完地后,老妈才发现我一时糊涂,犯下一个大错——没有拧干拖布,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屋子在闹了一个半小时的“水灾”之后终于逐渐脱险……

第三站:做饭。经历了半天折腾,老妈老爸无奈地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决定试最后一次——让我做晚饭!在他们的威逼利诱之下,我终于开始做饭。嘿嘿,这还难得到我这位传说中的“诸葛亮二代”?我向老爸老妈“索取”了N元“公款”后买回几个馒头。饭是解决了,可菜呢?于是我又打起了小葱拌豆腐的主意……可这——这岂不是“虐待”父母吗?突然间,我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妙哉妙哉的计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开饭时间到了,我哼着小曲,得意洋洋地走来,开始向期待已久的爸妈报菜名:“No.1——一清二白;No.2——一清二白;No.3——一清……”老爸听得是一头雾水,赶紧问:“这岂不统统是小葱拌豆腐吗?”我奸笑两声,慢条斯理地解释道:“NoNoNo!并不全都是小葱拌豆腐,这是花样多变的新菜——小葱拌豆腐、大葱拌豆腐、大小葱一起拌豆腐……嘿嘿嘿,这就是老祖宗们的智慧结晶——‘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肉’呐!哇哈哈哈……”父母听后皆晕:“不是吧?”但他们也不得不凑合着吃我独家研制的经济实惠菜肴——“豆腐套餐”。

我坐了一天的“家务快车”,下“车”之后感到头昏眼花。当然咯,老爸老妈也跟我受了不少苦……

这就是我家的第一辆“家务快车”,这样的“车”你家也有吗?其实在这样的“车”里,不仅有汗水,还有这许许多多的欢乐……

家务运动会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这些“小皇帝”可真是把清福给享够了。今天,王老师为了“整治”我们,特意搞了一个“家务运动会”,弄得我们措手不及,洋相百出。

第一轮比赛——削苹果开始了。清一色的娘子军在陈畅的带领下走上了讲台。“开始!”王老师一声令下,“娘子军”们抓起苹果,拿起小刀,就削了起来。最好笑的要数贾楚蕴了。她“咚”地一声地把苹果按在讲桌上,再用小刀削呀削,你别看她是个“四眼怪”,这四只“眼”在削苹果的时候一点儿用都没有。削出来的苹果像老鼠啃过似的,凹凸不平,还把自己的手削着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陈畅的削法更是与众不同,堪称宇宙第一。别人都是顺着削,只有她会“倒削刀法”,真是少林武术中的绝技呀!可能是她“修练程度不深”,“倒削刀法”用不好,又用了第二项绝技——“刮刮法”。她像刀削面师傅一样刮苹果,虽然速度快了,但削出来的皮小的如渣,大的如泡泡糖。真正的高手还是纪雨昕。她用左手的四个指头托住苹果的下端,大拇指按着苹果上端的凹处,右手拿着小刀,一点一点地沿着苹果的上端往下削。削出来的苹果皮又整齐又均匀,像一根彩带,令我们赞不绝口。旁边的“假老练”们看着她的杰作更是目瞪口呆,就连王老师也在一旁竖起了大拇指呢!

剥豌豆可就是高手聚集了,他们拿着豆荚,沿着中线一捏,豌豆宝宝就蹦蹦跳跳地进了盘子里。我们这些观众都争先恐后地涌上讲台,给自己的同伙递豆荚。最终,白智文得了冠军,周瑞杰只好屈居第二了。

最可笑的是剥玉米,我荣幸的被选上了,还没等王老师叫“开始”,我们这几个男子汉就迫不急待地想试一试了。王老师一声令下,我们立刻把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抓”、“搓”、“掐”,更有甚者,居然像拧毛巾那样拧,这人正是黄元亨。他在玉米棒上拧了半天,一个籽也没拧出来,惟有的几颗玉米籽,全是“狂热分子”们帮他剥的。叶珂仲更可笑,抓着玉米就开刮,半分钟就这样“牺牲”了。唉!我是“抠抠专业”的,拿着玉米抠呀抠,抠出来的全是碎渣。幸亏陈畅和白智文教我从玉米棒上打开一条“路”,然后沿着“路”向两边掰玉米籽,要不然我就输定了。

这次活动又有趣又有意义,它促使我们以后一定要多做家务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