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失,民族不倒800字

道德不失,民族不倒

800字 初二 演讲稿

道德,是飘落在初春的雨,润物无声;道德,是吹拂在仲夏的风,丝丝透凉;道德,是成熟在深秋的果,丰收在望;道德,是绽放在严冬的花,傲雪凌霜……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人们一次又一次在历史中诉说着辉煌,在生活中创造了奇迹。可是,请别忘记:曾经我们最美好的东西——社会公德。

假设当你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时,站在公交车上却无人给你让座,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从班级中随地乱飞的作业本到学校中天女散花的垃圾,从马路上乱闯红灯任意穿梭的人群到街道旁随地吐痰的“潇洒”作风,从公共场所偷贵重物品的扒手到满街熟视无睹的过客,从夜深人静时满口胡言的骚扰短信到电视上说得天花乱坠的销售广告……我们总在呼唤着社会公德,然而,当你真正遇到时,却想不起以前的豪言壮语,造成了“徒有道德观,却无道德心”的悲哀。

幸而,人们总是患难见真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祖国的灾难,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美好公德——绝不能忘,汶川地震后任劳任怨的志愿者,节省零花钱纷纷捐款的孩子们;绝不能忘,献血车开来时,默默排队,无声无息站出来献血的奉献者;绝不能忘,房屋倒塌时,为了一个毫不相识的婴儿,牺牲自己的勇士们。

老子曰:“人之立身,所贵者在德。”没有道德的人是社会的耻辱,是民族的败类。天地间,没有人愿意同一个满嘴污秽,六亲不认的人多说话。中国,为何又能重回世界之巅?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有一颗中国心,有一种道德观。俗话说:“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雷锋,20世纪中期人民的楷模!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他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年仅22岁,英年早逝,但他无私的道德观,高尚的情操必将在我们这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为华夏大地添一片流光溢彩!

还有7天,我们将迎来祖国母亲的生日,这一举国欢腾的节日。作为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必须从小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时时谨记“海内百川,有容纳大”的告诫,时时想到“处世礼为先”以此提醒,让社会成为“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壮有所用”的美好家园,让“五讲”,“四美”闪烁在神州大地上。朋友们,只要道德不失,我们的祖国便会一步步走向光明之巅!

齐贤镇中初二:张璐妍

道德底线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悠悠岁月间风云聚散,在无数光影中历史亦慢慢流去。漫漫长河中,浮生如烟,有的随风而去,“樯橹灰飞烟灭”,有的,却渐渐聚成一个个泛着光芒的文字:“仁”、“义”、“礼”、“智”、“信”……一个个文字却又清晰的指向两个大字:“道德”。

道德,一个既熟悉却又陌生的词。熟悉的是他的“字”,陌生的,却是他的“意”。

道德,是传承在血脉中的词语。“以德证道,以道论德”,古人所说的一切美德都为“道德”。或许,这一种美德,这两个字,这一个词,并不曾远去。

岳阳楼前,范仲淹凭目远眺,立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并用一生去实现;道德,在他身上绽放出雄奇的图画。文天祥,那个在伶仃洋上仰天长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这个词语镀上一层绚烂的辉煌。还有岳飞、杜甫、那只鲁迅、雷锋……这一个个于历史中沉浮已久却从未被湮没的名字,无不将“道德”二字展现的淋漓尽致;朱自清的不屈和傲骨,李大钊的拍案而起,无不在为我们述说着道德的底线:这个底线不容触犯,即使是以生命为代价!

于是,人们光荣的说:“中国是道德的文明古国,道德已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又或许,道德已不再醒目?

“大头婴儿”、“毒奶粉”、“假胶囊”……一个个新名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大到贪污受贿,小到“老人摔倒扶不扶”,一个个问题悄然出现,一次次猛烈冲击着我们的道德底线,是我们从最初的不断震惊再到平淡直至最后的麻木和无动于衷,而这,就是道德传承千年后的样子吗?

当道德底线被金钱利益淹没,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又该怎么办?有人说“顺应‘潮流’,随波逐流吧。”但有人,却用行动响亮的说:“不!”

那苏州雨中为残疾乞丐撑伞的女孩,那挥手推开同学,却将自己陷于车轮下的少女,那一个个如此相似而又同样感人的事告诉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道德,仍有底线!

底线,是一个人最终的忍耐,而道德的底线,则是我们守护心灵最后净土的最后的防线。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并不能因为“随波逐流”而丧失自己最后的防线。

为了自己心中的一片净土,也为了社会的最后守望,坚持心中道德的底线,不论风吹雨打,风雨飘摇,决不会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演讲稿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