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想法1200字以上

七夕的想法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七月七,七夕节如约而至。当关于七夕节的讯息,铺天盖地而来,我的心绪莫名的拉扯着,抵不住七夕的侵袭。

夜幕降临,带走了白日的喧嚣,独留我一片宁静,首单曲循环着董贞的《朱砂泪》,品一杯香茶,喜饮淡茶,清淡中带点苦味,犹记得歌里,梦里烟花,凭谁错牵挂。繁华黛尽,洗尽铅华,再回首,竟涌出点点辛酸,叹一句,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漫步人生路,谁是谁的过客,谁是谁的今世,谁又是谁的红尘归宿。

当回忆的碎片,在风中飘零,花开花落,几度缱绻,终在叶落无声中,情随风逝,恋随花败。他问她,叶子的离去,是因为树的不挽留,还是因为风的追求。她答:感觉对了,落叶便归根了,也许树只是她的过客,不是归人。流年千回百,她们相遇,相识,相爱,相怨,最终不相认。故事的结局,半点不由人,只是红尘逝去,欠了谁的一滴朱砂泪。

相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每一场相遇都是命中注定,本应只是你的路人甲,然而,是执念,是情愫,还是心心相惜。你迈着坚定的步伐,向我走来,诺,有生之年,会挡我风雨,护我安好,许我一世温柔。也许年少的心太柔软,我们太稚嫩。岁月是把刀,磨尽我们锋芒,时间是一种解药,也是我们服下的毒药。初相识,他恋她的单纯,恋她温暖的笑容,微微一笑,便能感染着他,他痴痴的看着她,她回眸竟看到他眼里的恋,目光交错处,那女儿家的心事,让两眉羞,她遇上了对的人,终究,她将最美的年华赋予他的倾世温柔,谱写了一首夏末的蝶恋花。

相爱。花前月下,轻吟一句好诗,浅温一首首情歌,甜蜜的时光,总是让人欣喜的,宛如花丛中的蝴蝶,翩然起舞。一缕缕柔情,荡漾在整个盛开的夏天,他牵着她的手,走过车水马龙的路;她十指纤纤,抚平他皱眉的额头,他说:不恋花,不恋月,只恋你。她答:不倾国,不倾城,只倾你。他说:得之,我幸。她浅笑,梨涡红透,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坠入爱河,不识归路。

相怨。我一直不知道世界是否真的有彼得。潘的永无岛,没有外界的纷扰,没有年华带来的碎片。所有的故事,都有开始,却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有结局。她说,爱直至成伤,本已为只是因喜欢这句话,谁又何曾想过,竟在自己身上灵验。当久久的等候,不再让她感动;当他对她的怜爱,不再若当年时;当冷漠一次又一次来袭,曾经的情份如山崩河水决堤,困在眼泪中央。她说:“何时,你竟变得不再温柔,如此冷漠,又怎么会温和待我”。他语:“你不再善解人意,与曾经的你背道而驰”。宿命的长河里,我们终究不再相惜。看着掌心的纹路,那一个路口,你向左,我向右。树轮一圈又一圈,我们也在命运中颠沛流离。她写了一句判词:“相互埋怨,不如相忘于江湖。”

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曾经,最相信,最挚爱的人,瞬间,竟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再联系,不再关心,不再相认,彼此陌路,竟成了我们的归宿。七夕节到了,或许,我不再是你心中的唯一,不再是你不变的爱恋。我们各自过呆在自己的角落,你远离我,我远离你。残忍的缘分,像爱一般。在这安宁的七夕夜,你不会为我燃烛洒墨,寄语七夕。

光荫冉冉,年华易逝。我们都是时间的产物,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我从来没有欢度过七夕节,然而,今日,你不在,我却已把行程排满。祝自己七夕节快乐。礼物始终苍白无力的,只能代表人家的点点心意,又怎能敌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真情。但无可厚非,我还是很庆幸,能收到礼物,至少让我无处安放的情绪,有一点慰籍。今日,你是否牵着别人的手,漫步在世界的那头,而我,有自己的快乐,有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有三两相依相伴的朋友,有我痴恋很久的倾城文学,有愿我安好的所有朋友,我很幸福,也很知足,或者,未来有一个他,一直在守候,护我一世安好,待到山花浪漫时,伊人依旧。

七夕,没有特别的欣喜,也没有特别的忧伤,我的世界,风淡去轻。等到风景都看到,你会不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七夕寄语:愿世界上单身的朋友,各自幸福,愿已找到另一半的朋友,好好珍惜眼前人。 首发: 完美世界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