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背影900字

爷爷的背影

900字 高一

眼前,是一道苍老的身影。从背后看过去,那经历半个多世纪沧桑的他,满头银丝,动作迟缓而微晃,却仍一步步慢慢地走着。

在夕阳落山的方向,晚霞缀满天穹,余晖洒来,在宽阔的林荫大道上投射出一道背影,那道背影显得修长魁梧,只是动作略显缓慢了些。当他转过身来,那冗杂的眉须随风扬起,黝黑的皮肤粗糙无比,像是经过岁月砂石的磨刻。但是,那小小的眼睛,却如夕阳之火,透亮无比……

以前,他总爱披上一件白大褂,提上一瓶茶壶,悠哉悠哉地走进茶馆里,随便找一处座位坐下。与那些老头子们一起“摆龙门阵”,谈到激动的地方,端起茶杯,轻轻地吮吸一口,闭上双眼,细细品茗茶香。

而现在,他仅有的天地只能是那窄窄的小屋,他习惯于坐在靠窗的沙发上,呆呆地望着窗外,不知在思考些什么……

以前的他,饭前总是喜欢倚坐在茶几面前,先抽一袋叶子烟,摆几碟花生米,打二两白酒。用小杯轻轻地抿一口,脸上便浮现出一丝惬意的笑容,再吃几粒花生,那笑容便如绽放的山花般灿烂。感觉除了这些,就再没什么能使他如此满足了。甚至我将酒杯给他移开,他都要发怒。他的背影显得出奇的魁梧。

而现在,他爱安静缓慢地拨开糖纸,将那一丝甜蜜锁在口中,他仅有的娱乐方式便是打开电视,收看四川电视台的新闻。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更惶谈那丝惬意的笑容了。我望着他孤独而落寞的背影,心中长叹了一口气。

现在让他唯一感到高兴的,便是每次我去看望他,能陪他说说话。每当这时,他就像是小孩子一样,总爱笑着说话。

我看着他的背影,想起了不远的曾经……

14年的冬天,正是他大寿的那一晚上,我不小心,手摔骨折了两处,将他的大寿搞的一团糟,以至于他在64岁的第一天并不是在家里悠闲地看着电视,而是在医院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

早上醒来时,我发现他不在,我拖着手臂从病床上坐起来,左瞧瞧右看看。隔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回来了,提着南瓜粥和鸡蛋。他坐在床头上,面向柜子,整理着早餐。我躺在病床上,目不转睛呆呆地望着他,望着他宽大的背影。悄悄地,居然掉下了泪滴——过不了多久,他可能就不能再对我这样了。

因为那时的他,已然患了阿尔茨海默症,也即常人所说的“老年痴呆”。

庆幸的是,“这老头”到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我,即便忘了其他人。

此刻,我又想起,那日黄昏时分,晚霞如花般绚烂。他,矮小苍老;他的背影,却壮硕伟岸。

诗词之美

800字 初一

捧起一本诗集,在字里行间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平仄之间体会音韵的抑扬顿挫,在身心疲惫之际品悟诗人的悲欢离合……

南唐后主李煜无言独上西楼,如丝般的离愁剪不断更理不清,只好默默埋藏在心底,悲苦之情又恰似那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而去,故国往事不堪回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的生死阔别之悲,即使不去思量,也难以割舍。梦中相会的一对人儿无言即是有言,千言万语也只有化作那泪千行……苏轼对亡妻的悼念之悲更是催人泪下。

多姿多彩的诗词中也不乏有欢愉之情,“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原来诚斋也是如此的童心未泯,竟能与孩童打成一片,眼前浮现的景致似乎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孟郊虽属苦吟诗派可你看他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高兴得连风儿都知道了他的心意,马儿也跑得比平日快,不知不觉间都早已把长安的花朵看尽了,还真是欣喜若狂啊!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离别是在所难免的人之常情。

大雪封山,寸步难行!路转峰回间,行人已消失在雪地里,诗人岑参还在深情地目送。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又在思索些什么呢?是对友人的难舍留恋,还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日尽。”而忧愁。李白这位“诗仙”真不愧为豪放派诗人,你看“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虽为“试问”其实答案早已在不言中感知到了。

何为“合”?字典中有总共、聚集及情投意合之意,可我更喜欢情人之间相敬如宾,恩爱和睦之意。

似乎这类诗句我最爱的还是出自《诗经》的“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古老而坚定的承诺,是浪漫而美丽的传说,情之深,爱至切。再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彼此间的默契便在那心心相惜之间!

偷取那浮生半日的清闲阅读诗词,会发现诗词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共鸣——这便是为什么在中秋佳节会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漂泊在外会想起“独在异乡为异客。”在遭受挫折时会想起“长风破浪会有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