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的认识1200字以上

对网络的认识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读后感

上午参加了孩子学校组织的活动,看电影《网络少年》。看完以后,真没什么太大的感想,觉得好像是老树开出了几朵新花,也可能现在的我有些麻木了,但是也受到几点小小的感动。

影片讲述了老师索拉拉和一批学生的故事。这些学生尤以娇生惯养的宋欢欢、天姿卓越的耿小乐、常常和父亲发生争执的倔强的向大伟、内心叛逆但却始终被母亲“领导”着的蓝洋最为突出,就这些人演义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

当我看完电影,把电影分为3个部分,一个是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体谅,第二个是父母对孩子的管教,第三个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和网络游戏。

第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和体谅。电影中一个画面让我记忆犹新,当向大伟拿着密码是父亲生日的存折走到取款机前,听到请输入密码时却忘记了密码时候,我的心为之一震,想到现在有多少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或者进一步说有多少人关心父母的生日呢?我认为为数很少,至少我都不太清楚。再反过来说,你的生日有多少父母不知道呢,我想这个数字为零。我们总是在说我们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但是排除时间(年代)上的观点上的不同之外,最重要的是缺少了了解,人们说:话是开心锁,有什么就说什么,互相多交流多沟通,那么代沟从何说起呢?

说到交流与沟通,无疑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如果排除孩子单方面的影响时,就只剩下大人那一边的影响了,所以也就引出了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了。

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及其父母的观念。在电影中有很多地方突出体现了父母的观点。开家长会时,家长面对孩子们成绩的下降全部“归功”于学校的管理,似乎自己没有一点责任,当老师和家长谈话了解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时候,家长根本不知道,当得知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时候,家长“反咬一口”却说给学校钱把孩子送到学校孩子成绩下降了是学校的责任,反之还要怪学校,孩子拿早饭钱去网吧,吃不到早饭,家长知道后却说是活该!

看到这些我们都很心寒,这叫什么家长?再想一想,中国这样的家长少吗?他们一味的说“我们在外边赚钱不都是为了你们吗?你的衣食住行哪点不是我给的?”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家长是有教养的义务的,教养教养要教要养,而你们只看重了养,却不知道还有教的义务。古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学,儿之错”可见先是父之过才是儿之错。所以想对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孩子的那些家长,我们更需要的精神上的慰藉,而不单单是物质上的!

第三点便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和网络游戏。自从网络来到千家万户,这个问题便出现了,网络是个新的世界,我们必须好好处理好它与现实社会的界限,怎么样利用它,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更好的思考。石学海坦言:孩子们的快乐其实是一笔大人们很难体会到的财富。在这个时刻都充斥着虚拟信息的网络世界的真实空间里,我们其实很需要有人陪我们一块儿去体验成长的快乐。其实很少有大人真正试图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多大人将孩子的某些问题单纯地归咎于网络游戏。当然,非法的网络游戏肯定是要严厉打击的,但是网络作为新生代们赖以为乐的工具,一味地隔离犹如片面的筑坝拦水一样不合理。每个人的青春都充满了叛逆与躁动,大人们更应该做的是像朋友般地与我们相处,直到我们学会客观地正确地看待网络,学会如何在我们生命里最可宝贵的这一段时间里对待这个精彩的世界以及如何规划我们的未来。

我们的孩子都很聪明,她们有着自己的理想,有着大人们无可比拟的才华。其实如果有家长像朋友那样对待孩子,告诉她们怎么正确地看待网络与网络游戏,也许下一个比尔·盖兹将出现在中国!!

现在忽然觉得这个片子不仅是让我们去看,还要让更多的家长和老师去看看,我想这可能才能物尽其值,对吧!

沙子塘新世纪小学五年级:薛妮

对美的思考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对美的思考

什么是美?这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简单而又神秘的问题。古往今来,多少人为寻找打开美的殿堂之门的钥匙耗尽毕生精力。柏拉图在对母马、美女、女神等一系列人和事物对照考察后,竟得出一个结论:“美是难的!”到了近代,许许多多美的学说,如“模仿说”、“移情说”……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我,—个新世纪的中学生,也正苦苦追求着美神“阿佛洛狄忒”的微笑。今天,我看到这个题目,一口气写下三个看来毫不相干的事物作为副标题,仅想谈谈我对“美”的思考的历程。

玫瑰。在我家的阳台上,有一个美丽的花盆,里面盛开着一束美丽的花,它又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玫瑰。也许,您听到这个名字,就仿佛闻到醉人的花香。当红日喷薄而出,玫瑰便沐浴在斑斓的阳光里发着光,带着笑,含着露珠——我当时想到的就四个字;“玫瑰真美!”

是的,“美”就是美,“美”不可用其他词汇来定义。松柏挺立,我们看到了壮美,修竹婆娑,我们看到了秀美,池塘生春草,我们看到了清新的美,猛虎啸深谷,我们看到了粗犷的美。这是我最初对美的感性认识,虽然幼稚,天真,却也纯挚、朴素,绘出了美神模糊的轮廓。

小脚。我的奶奶就有一双小脚。有一次,奶奶洗脚,我好奇地跑过去看。呀,真可怕! 我心疼地问;“奶奶,你为什么跟自己过不去?弄双小脚,难看不说,路都走不稳。”奶奶笑着说:“难看?在我年轻的时候,没了它,才真难看呢!那时叫‘三寸金莲’,是女人的‘俏根’。你爷爷就因为喜欢这双脚,才娶了我。”说得爷爷满脸通红。

沧海桑田!“你不可能两次涉足同一河流。”什么都在变——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美”同样也是变化的。原来认为美的,现在也许会污人耳目,相反,原来认为丑的,现在可能已被供在桌上了。看来,“美”还并不如我原先想的那么简单呢。

明白了美的变化性,能使我们有个清醒的头脑,不因为“人家都说这是美的”,“一直认为这是美的”,就轻易改变我们的初衷。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与过去任何一个年代的不同。有个性,不盲从,有辨别、不轻信,善于发现“美”的不足,“丑”的所长,一步步逼近美的本质。

国旗。“入之弥坚”。经过一番探索,我反有些困惑了:美是多么捉摸不定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那天电视“新闻联播”前,照例奏国歌,陡然间,一股激情不

知从哪儿油然而生。天安门前升旗仪式开始了。国徽,高高悬挂的国徽,国旗,冉冉升起的国旗,红日,光芒万丈的红日……我宛如看见一头东方睡狮,从大梦中醒来,凛然咆哮,世界震惊……同样在红日下,我想到的又是:“红旗比玫瑰美丽得多……”

什么是美,我又得到了崭新的答案:唯有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产生真正的美,完全的美。解放军英模的报告,中国女排重夺桂冠,神州五号飞船遨游太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美,至大至刚的美,不见形体唯见精神的美!

陶渊明在看破官场黑暗后,寄情山水,是一种恬静的美。而在今天,如果不投身于社会改革发展的洪流,不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却关起门来,面壁谈“美”,这本身就是对“美”的嘲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美”之路,对“美”的思考,我才刚开了个头。前程,十分遥远,十二分艰难,需要十五分勇气,但我要勇敢地面对这挑战!

解剖:本文由玫瑰,小脚、国旗作为触发点,反映了作者对美的特点和本质的思考过程。由对于玫瑰所触发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于美的最初的感性认识,包括对于自然美的种种感性形态的初步感受。由对于小脚所触发的思考,反映了他对于美的相对性的把握,认识到美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原来认为美的,今天可能成为丑,原来认为丑的,今天可能被认为美,而且美有不足,丑可能有所长,一步步逼近了美的本质。由对于国旗的思考,作者深刻认识到:唯有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产生真正的美,即至大至刚的精神的美,也就是认识到美和真与善,和进步审美理想的密切关系,把对美的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作者对美的思考过程,实际上就是他对美的本质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从形态上看,是从自然美到社会美,再到精神美,是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深度上看,是从感性美到理性美,足从现象美到本质美,或从美的现象到美的本质。这是一个逐步深入或深化的思考过程和认识过程,反映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就成为一种层深论证的形式,即层层深入,掘井即泉,从而把对于美的认识作了较为透彻的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读后感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